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经过近一年筹备于本周日挂牌。习总书记对中航发成立作出重要指示,李总理作出批示。28日举行的成立大会由国务委员王勇主持,政治局委员、副总理马凯讲话。对于一家副部级央企的诞生,党中央国务院给予的重视程度(政治待遇和殷殷希望)前所未闻。
但凡中国成年人,不管是不是军迷,可能都知晓中国航空发动机不行。经媒体多年渲染,认定中国航空发动机一塌糊涂者大有人在。笔者首先想说的是,这根本就不是事实!
世界航空发动机制造强国分为两大集团,第一集团是美英加(拿大),各自的垄断性制造商分别是美国GE、英国罗罗、加拿大普惠。第二集团是俄法中,制造商相对分散。在第二集团中,中国排名老三。在两大集团总排名中,中国位居老六。
国产“太行”发动机 涡扇10
当今世界,军用航发有涡扇、涡轴(直升机用)涡桨两大系列。民用航发有涡扇和涡桨两大系列。除了民用涡扇尚属空白外,其余四大系列,中国皆有了自已的产品。虽说技术特性、使用寿命、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与美英俄法等尚有不小差距,但国产各型航发已做到基本堪用。特别是军用涡扇航发,其基本型号WS-10已相当成熟并初步形成了谱系,WS-15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就军用涡扇航发,我们目前与美国的差距也就15年左右,若以个头的长短比喻之,我们的个头已长到美国的肩膀以上。
第二个需要正视听的问题是:国人已普遍被反复灌输,中国航发尤其是军用航发,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反映在理论、技术储备、试验数据、材料、技术、工艺、加工、装配、软件等所有环节。这样的认知不能说不对,但决不是关键成因。最致命的成因,是我们在航发研制乃至航发工业全产业链打造上,误入了“泛市场化歧途”,走了几十年照说举国体制最能避免、最不该走、正常情形下亦不可能走的“市场化弯路”。
最近三十年,航发研制集中度越来越高,最终第一集团美英加三国的航发制造商----GE、罗罗、普惠,皆在本国处于独家绝对垄断地位。而同一时期,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六大飞机制造商沈飞、成飞、贵飞、西飞、哈飞、洪都,都在研制航发,导致技术分散、资金分散、人才分散、谱系混乱、低水平重铺摊子。如此这般,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更致命的是,这期间,正好遇上军工产业和军队建设向经济建设让路,国家航发投入严重不足,摊到航发企业头上形同洒胡椒面,弄得六大飞机制造商断断续续所投入的航发资金,大部分依赖自筹,直到最后弄出“搞航发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历史大笑话。
历史对中国航发产业开了一个沉痛无比的玩笑。以举国体制从事“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原本是中国最可贵的制度优势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那么困难,工业基础那么残缺不全,我们都能搞出“两弹一星”来,足以证明举国体制在这一领域的的高效与适用。可当我们把自身的优势当成历史包袱丢弃时,美英加的航发产业集中度却越来越高。以至于同样的三十年,我们为航发所投的资金若作个累加,总量比美英加一点不少,效果却事倍功半。
对中国航发工业误入“泛市场化歧途”之危害,多数中国人浑然不觉,可GE、罗罗、普惠却暗自窃喜。包括俄罗斯亦如此。所以,当去年下半年国内外资本市场,开始流传中国要把现有的黎明、黎阳、成发等全部航发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合并组建航发垄断巨头时,当少数“国内人士”诅咒“就是组建航发集团,国产航发照样没戏”之时,GE、罗罗、普惠们却一声未吭----因为,它们作为内行深知,只要把方向和路线搞对头了,中国航发的“发达”----成为第一集团的强劲对手,并最终成为第一集团成员,只是时间问题,是谁也甭想阻挡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弃“市场化歧途”,重拾举国体制,国产航空发动机一定戏了!
(特约撰稿人:鲁宁 编辑: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