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前,喜剧片《今天我休息》在全国公映,马天明这个名字从此家喻户晓,主旋律题材用喜剧形式刻画正面人物,即使今天回过头来看,这部《今天我休息》也可以算是经典。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上海人民滑稽剧院的滑稽戏《今天他休息》的在兰心大戏院上演。剧名取为《今天他休息》,显然创作者是想把这部滑稽戏打造成当年广受欢迎的同类题材电影《今天我休息》的姐妹篇。
《今天我休息》电影剧照
和喜剧电影不同的是,滑稽戏向来是以讽刺见长,然而,表现正面人物和主旋律题材向来是滑稽戏表现的短板,因此滑稽戏在舞台上的呈现往往要由精彩的群戏铺垫而成。“群戏当中要有亮点,要做到,幕布拉开来就是你上海的人物、上海的风情。”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团长王汝刚表示,这次是经过大幅度修改后的新一轮公演。
【视频】滑稽戏《今天他休息》片段
《今天他休息》集合了老中青三代滑稽戏演员,由青年滑稽演员钱懿和陈靓领衔主演,汇聚王汝刚、毛猛达、李九松等滑稽名角。剧作家赵化南之前将经典电影《乌鸦与麻雀》改编成滑稽戏,但《今天他休息》的改编难度相对更大,因为《乌鸦与麻雀》反映旧社会,可以极尽嘻笑怒骂,但是一个正剧题材对于滑稽戏来说却很难处理。为此,赵化南曾多次深入派出所、居委会和社区,搜集创作素材。剧作把社区的琐事作为铺垫,将棋牌室风波、浪子逼父自杀和寻找失散亲人三个主要故事情节浓缩在社区民警的一个休息日里,疏密有致地展开剧情。
《今天他休息》剧照
这台滑稽戏上演后引起业内很大反响,赴京演出后,得到了公安部与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认可,同时被列入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然而,在《今天他休息》的专家研讨会现场,王汝刚却坦承,这部戏是在滑稽戏日渐萎缩的市场里艰难求生。“其实我们现在队伍很困难,创作队伍,搞剧本的人都很匮乏。滑稽戏特别困难。一个是写本子的人少,第二个是我们现在后继无人,第三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今天他休息》剧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青艺滑稽剧团有1000多号人,现在加起来不到100人。海派笑星毛猛达在最近接受的一次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滑稽剧团三个剧团加起来,没有一个在职的编剧,没有一个在职的导演,没有一个人才培养机制,最重要是没有市场。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之下,国家艺术基金奖励帮助上海滑稽剧团完成了《今天他休息》。”
其实,有关海派滑稽衰落的论调这些年已经被频繁提起,但是收效甚微。去年央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中,钱程的上海独脚戏曾经一度通过终审,却在彩排前意外落选。为了适应全国观众,钱程还特意把独角戏里的上海话改成了普通话,却依然难以敲开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春晚大门。这些年来上海滑稽界多次尝试冲击春晚,但始终没能成功。此前,上海籍滑稽演员严顺开总共上了九次春晚,表演样式都是和北方演员合作小品,始终没能展露上海滑稽的地方特色。2005年,王汝刚、毛猛达带着滑稽小品《你的钥匙我的花》进军春晚,却在第六次排演时被刷下。2012年,王汝刚再次带着海派小品《回家过年》冲击春晚,但还是在终审环节被淘汰。
王汝刚与李九松
对观众而言,滑稽变得不好笑,才是目前滑稽界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能不能上春晚倒在其次。曾经红火的海派滑稽如今在本土市场早已经风光不再。海派滑稽原本有着很好的民间基础,但是现在的演出市场上却显得很冷清。在上海的各大演出剧场,门口张贴的海报大多是话剧、舞剧等演出,传统的滑稽戏演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在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演出市场在不断萎缩,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荧屏上家喻户晓的滑稽明星,却没有在舞台上带来家喻户晓的滑稽作品。
毛猛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炮轰快餐式电视滑稽对于正统滑稽戏的冲击,“电视台先混个脸熟,脸熟之后就可以去各地走穴。唱一场堂会,客气点,要一万元;不客气点,两万元;稍微好点,三万元。日子怎么会难过?房子买的都是好房子,车子开的也可以。为啥还要用功?为啥还要唱滑稽戏?”不过毛猛达同时也表示,青年滑稽演员的工资加上演出费每月还不到5000,不靠走穴也难以为继。但是代价是武功尽废,60岁的毛猛达可以拿出上百段独角戏,但很多青年演员拼拼凑凑拿得出手的独角戏还不到10段。
毛猛达与沈荣海
那么,在上海拥有地域优势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海派滑稽戏能否利用目前火爆荧屏的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突出重围呢?谈起风生水起的《笑傲江湖》和《欢乐喜剧人》,王汝刚还是感到很无奈。“滑稽剧团最近也蛮难过,我们想在公众平台上展示自己,表现我们自己的特色,但是参加选秀类比赛,我们有几个障碍。第一这个设置有问题,三个外地的评委,北方的评委,南方的戏用北方的评委评,对滑稽戏来说,不公平。冯小刚这么好的导演他一定可以明白我们的噱头和细节,但是他不一定听得懂上海话,这个是实事求是。为什么我们的评委没有南方人呢?”
事实上,流行于江浙的上海滑稽曾经是风光无限。上世纪50年代,海派滑稽进入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一批著名笑星中,滑稽界泰斗姚慕双、周柏春是享有盛誉的兄弟搭档。《宁波音乐家》、《英文翻译》、《各地堂倌》、《新老法结婚》都是两人的经典段子。直到今天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视频】上海滑稽当年盛况
事实上,不少经典的相声段子也是来源于当时的上海独脚戏,马季的相声《五官争功》就是取材于独脚戏《全体会》,姚慕双、周柏春的独脚戏《宁波音乐家》也曾经被移植到相声表演里去。上世纪80年代,相声大师侯宝林专程到上海参加南北曲艺文化交流,与滑稽界泰斗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等同台演出,当时一票难求,盛况空间。
滑稽戏泰斗姚慕双周柏春
“这么多年上海滑稽戏在苦苦挣扎,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其实蛮痛苦的,现在形成了苏北滑稽这种硬梆梆的戏,离开我们欢喜的滑稽戏距离越来越远了。我们自己滑稽戏的优势,‘说学逗唱’好的模式越来越少了,等于是一个方言话剧,往这个方向靠了。现在讨论,结果现在苏北滑稽也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全到退休年龄了,所以后面的路怎么走,实际上也是滑稽戏的悲剧,就是人没了,戏没了,剧种也就衰弱了,风格更加不讲了,就是打折了。”剧作家梁定东表示,“滑稽戏已经变成一个方言话剧,文明戏,在国家也拿了很多奖,但是看的过程中不滑稽,他笑不起来。滑稽戏要有笑感人才是上品,我们怎么样保持滑稽戏的特色,这是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事情。”
如今,提起这些滑稽戏的经典老段子,只能很多上海人的记忆里怀旧一下了。对大多数人而言,过去那些在电台里,在舞台上,让人捧腹开怀的上海滑稽如今作为一种传统的曲艺表演,现在也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成为增添气氛的点缀。当北方的相声小品席卷全国,喜剧类真人秀风生水起的时候,上海滑稽是否还能保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也许就是决定海派滑稽生存存亡的时刻。而在观众心里,真正期待的是寻回记忆里远去的笑声。用戏谑表达生活智慧,用讽刺批判社会问题,才是真正的海派幽默,也是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噱头和腔调。
(编辑:胡琰琦)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