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取得圆满成功,激动人心。然而,事情刚刚过去几天,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使用的舱外服的设计成果归属,让湖南两所大学陷入了争议。
12-25,湖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一篇《骄傲!湖大设计,成功出舱》的文章中写道,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工业设计任务由该校设计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罗建平领衔的智能装备科研团队承担,设计团队主持了舱外服的外观设计、人-服交互系统等工作并全程参与完成了航天服研制与测试过程。文章下方,不少校友都表示祝贺和称赞。
但随后有网友爆料了一张湘潭大学“马秋成老师”的朋友圈截图,其中对舱外服为“湖大设计”的说法提出了异议。截图显示,马秋成称,舱外服设计项目由湘潭大学耗费8年时间完成,自己是该项目的负责人,罗建平是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不可否认罗建平老师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湘潭大学的资源支持下,所做的工作都是职务成果,都属于单位”。
事实上,罗建平本人近日曾以湖南大学教师身份就该项目接受采访。他表示,团队对这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非常关注,其团队设计了八年的作品,终于被航天员穿着在太空中进行一次检验。而为了更好完成这次任务,项目团队还和湘潭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工业设计团队进行了交流。
根据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来看,这起事件的缘起,可能与项目技术负责人罗建平的工作变化有关。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官网去年11月发布的资料显示,罗建平在该学院任助理教授一职。相关教育经历显示,2011年7月,罗建平从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结束本科学业后,留校担任讲师一职,直至2016年7月,离开湘潭大学。一个月后,罗建平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后的2020年8月,他顺利毕业,进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作。
而罗建平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载人航天装备领域、智能装备领域和人因工效学的创新应用研究。并且在2013年至2019年之间,他曾主持多项与航天装备相关的工业设计课题,其中就包括这次引发关注的舱外服设计项目。
而湘潭大学官方微博今年6月发布后就一直置顶的文章显示,2013年以来,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在马秋成教授带领下,先后承担了空间站系列载人航天装备的工业设计任务。其中,罗建平 主持完成了空间站飞天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另外还有教师主持完成了空间站中相关产品的工业设计项目。
就在今天上午,罗建平在朋友圈发布情况说明,表示湘潭大学、航天部门、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在不同阶段分别对项目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支持。“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于2014年由某航天部门与湘潭大学签署合同书,自己是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湘潭大学对该项目提供了支持;该项目2016年1月结题,进入实施阶段,他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2016年7月,他从湘潭大学辞职、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航天部门和清华大学继续支持他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和改进。2020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组建团队,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并与航天部门联合成立“航天产品联合设计中心”,开展多项与航天服相关的产品设计研发。对于有网友质疑他此前“没有说清楚项目的来历”一事,罗建平表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主动说明支持单位,并将媒体采访提纲和采访视频及时告知相关团队成员。
整个事件中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结项,而后的2017年至2020年罗建平还参与主导了该项目的研究和改进以及其他航天装备相关的项目。而最终航天员出舱所穿着的舱外服以及相关装备,各项目各阶段的设计成果所占的比例目前还不得而知。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表示,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如果当时对这项外观设计已经申请,并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权,那专利证书上会载明专利权人,权利归属就会很清楚。但如果当时没有申请专利权,也可以参照专利法的规定来判断权利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方面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而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如果罗建平老师是在湘潭大学工作时接受了湘潭大学指派的工作任务,完成了相应的设计,那么相关的设计成果申请专利权时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该权利应当是属于湘潭大学的。并且上述情况下相关的成果文件上,包括专利文件上会写明罗建平是设计成果的完成人。
王迁同时表示,设计成果还要看是不是罗建平在湘潭大学工作时已经主要完成,若是,则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经可以申请并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
(看看新闻Knews编辑:金梅 周缇 张蕴昆)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