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12-24(星期一)8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按照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现在距离目标实现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请问,按照创新型国家标准,目前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提前达标?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冲刺攻坚?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创新型国家是整个中国“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内容。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中国“三步走”是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要成为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也有“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左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也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
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也是个重大的任务。什么叫做进入创新型国家?可能要有一个基本的界定。今年科技部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我们对创新型国家进行了一个描述,即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具体讲,应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看这个事情。从定量来讲,去年我们国家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综合科技创新排在第17位,到2020年原定目标大概在15位左右。另外,我们的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0%,去年达到了58.5%。同时,还有一些定量指标,比如说研发投入、论文数、专利数、高新区等方面的指标,去年都有不俗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些定性指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就看你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不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发展的动力是不是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主体是不是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精湛的技能,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不是更多地用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来衡量,是不是有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合作是不是成为国与国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全民科学素质是不是有个较大的提高。这些是定性指标。
当然,现在讲到进入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是有短板的。比如说,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0到1的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我们现在还有不足,这是需要补的地方。第二,我们的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科技部来讲,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更多地、紧紧地依靠广大科技人员,更好地去倾听和服务我们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一切愿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他们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政府的工作是要更好地把法律、政策、环境以及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能够真正解决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间、创新活动中间的所需。特别是法律政策,各个创新主体,每个创新人员,不管高校也好、企业也好、研究院所也好,再著名、体量再大、水平再高,不可能制定法律,不可能制定政策。而科技部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和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相关政策,构建环境生态。这是我们政府必须做好,而且不能缺位的一项工作。
另外,我们还要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信任与监督并重。当然,我们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激励为基础,同时要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操守,使得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有一个崇尚科学、养成科学习惯、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并且能够一心向学的状态,这样剩下的事情是科学家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创造环境,我们要一批队伍,他们的活动结果是由他们来决定,我们更多的是提供支撑、提供环境、提供保障,为他们排忧解难。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