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首次联合推出的特展"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明天起将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出。该展览集中三馆优势资源,展出了原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旧藏的自然史、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类藏品百余件。这些藏品印证了上海拥有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如今的上海外滩美术馆 就是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所在地,博物院建于1874年,具备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现代博物馆全部功能,是当时远东地区自然标本和考古艺术品收藏最丰富的场馆之一。
这次特展之所以会选择放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要是考虑到其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与当年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的场馆风格比较一致。展厅内也努力复原140多年前的样貌,比如入口处复原生态景箱内,展示了中国收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完全复刻了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入口处的核心展柜。这种将动物标本和其所处生存环境结合在一起的展陈方式,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在百年前算十分新潮的,曾吸引了无数观众。
策展人黄骥说:“当时亚洲文会的展览设计跟世界是同步的,最先进的传到上海来,我们马上就采用了,而且我们是讲中国的动物,中国的自然风光 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珍贵大熊猫。”
馆内的金钱豹标本是1871年从浙江采集的,它是中国最早的兽类标本,也是自然博物馆最悠久的标本馆藏。虽然年代久远,皮毛有点褪色,但金钱豹的斑点仍清晰可辨,表情也十分生动。策展人介绍,中国最早的标本收藏始于清代,当时主要是将狩猎标本做成裘皮。19世纪初,标本剥制术从西方传到国内,立体标本开始出现,可以说,当年被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收录的这个标本见证了中国现代标本剥制术的起点。
黄骥表示:“当时亚洲文会还从震旦博物院学习标本剥制的技术,最初是用填充法来制作,制作的方法跟每个国家用的原料有关。我们中国当时是农业大国,所以用很多到稻草。尺寸量好后,先要对内脏进行消毒处理、防腐,随后做好支架,把它填充稻草,把它用线缝好。用稻草做成这个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当时视角看,这个标本是非常生动的。”
1952年,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关闭,并将收藏品移交上海市文化局。之后,其绝大部分展品被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而历史文物类藏品则移交上海博物馆。在本次展览的上海博物馆部分,有5件确认来自亚洲文会。
比如东晋咸和元年的黄淳墓志,距现在1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介绍说:“当时永昌的一个太守叫黄淳,这是他去世时候的墓志铭。全文165个字,正正方方,分13行。墓志铭是骈体文,四字一句,字体是由隶属到楷书转变的过程中的一种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字体,对于我们研究东晋时期的书法很有意义。”
这次展览呈现的还有世界上最早的白鳍豚完整骨骼标本和下颚标本、世界现存最早的海南长臂猿充填标本、我国特有的华南虎幼虎标本、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它们都是当年上海最早的博物馆藏中的精品。此外,展览共包括83件兽类标本、7件人类学标本和17本文献图书资料。这些馆藏是上海和华南地区开始有目的调查、有系统收藏、有分类研究展示的开端,也为当时世界了解中国社会风貌打开了一扇窗。
李仲谋说:“在这儿,不是让大家专注于物本身的艺术之美,而是通过这些东西来讲中国上海博物的早期的历史,以物述史。上海早期的博物馆已经有这么丰富的文物,包括自然类的、人文类的东西,也把我们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史往前提前。”
从这些现在看来有些简陋的馆藏中,可以探寻中国博物馆悠久的历史传承,了解海派文化的渊源,并体验上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实习编辑:朱佳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