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期间,上海对外发送的旅客每天都达到了七八十万人次,总量将超过2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然而,就在高铁、民航、水路运输需求都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省际公路客运则继续锐减,客流比去年要下降7.5%。
说到长途客运,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从上海发送到全国各地的大巴车辆,或是春运期间人们大包小包回家过年的场景。然而春节刚过,记者发现上海长途南站有一条特殊的市内线路颇具人气,这条名为"就医直通车"的环线,途径包括肿瘤医院、中山医院、五官科医院、瑞金医院和华山医院在内的五大上海知名医院,为来沪就医人员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带来福音。"就医直通车"是在什么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如今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是否能参考其他案例得到解决?
上午十点多的长途南站,不少刚从外地搭省际大巴到达上海的乘客,跟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找到了就医直通车售票厅。
一个人10块,2个人打八折,票价实惠。一辆车兜转上海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五大知名医院,对于这些外地来沪看病的乘客来说很有吸引力。
一些浙江来的乘客表示,乘公交车可能还要转车,这个车直达到肿瘤医院。以前基本上是打出租车,坐这个巴士两个人16块钱,便宜了一半。
45座的纯电动大巴上座率达到将近一半,像这样的就医直通车,每个工作日都有12班,高峰时段每半小时就有一辆发车,在车站和各医院间循环。
长途南站方面介绍,之所以会开出这样的特色服务巴士,其实是被逼无奈之举。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从2016年春运开始,长途客运客流开始呈现"断崖式"的下降趋势。
比如去年年末,杭黄铁路开通,上海到安徽宣城的长途线路立马跌入客流低谷。同时,私家车、顺风车的增多也分走了一杯羹。截至到目前,今年春运长途客运总量330万人次,同比下降约7.5%。
严酷的形势,逼迫行业要尽快寻求新的转型突破口。2017年,长途南站推出了这样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接驳班车,希望吸引部分有需求的乘客选择长途客运。
上海长途南站副站长王俊告诉我们,针对长三角地区200到300公里以内的班线车,长途南站到对方车站都逐一进行走访和推广,为的是吸引旅客,增加班线的粘性。
然而,最初推出的2条线路8个班次,涵盖8家医院,线路时长由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不等,却很快被市场泼了冷水,"跑空车"的情况不时出现,南站不得不再次开启头脑风暴。
上海长途南站副站长苗培成说,之前在乘客方面进行调研,也是到上海周边的城市进行了走访,看看需求是哪些医院,可以接受每个班次需要多少时间。当时最多的话一天也就几十乘客,经过针对性调整,日均增至将近200个人次。
不断调整后,去年9月,直通车优化为一条45分钟的环线,吸引了不少有需求的乘客。相比高铁、航空,长途客运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可以门到门点对点、密集发班、多种车型,而这些恰恰是个性化定制所需要的要素。
日前,交通运输部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支持汽车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功能,规范开通旅游客运专线等特色业务。上海市交通委也积极响应,鼓励企业创新,融合发展长途客运的运输与旅游等功能。受此鼓励,不少客运企业已经开始对接一些长三角的旅游景点,定制专门的点对点线路。
比如,这条有望于4月正式开通的旅游专线,将连通地铁17号线东方绿舟站到湖州的太湖龙之梦乐园,让市民前往长三角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线路多是沪浙连接,将来能够考虑沪苏链接,在毗邻地区150公里之内的一些旅游专线,形成长三角地区客流的互访。
当然,改革创新的背后仍有不少瓶颈亟待突破。例如,定制班线沿途站点如何设置,客流如何集聚?市交通部门表示,目前正在会同公安、旅游等部门,探索在大型市场、产业园区、学校聚集区、旅游风景区等客源密集区域,建设适宜的道路客运简易站或停靠站,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大幅放宽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今年春运期间,上海对外发送的旅客每天都达到了七八十万人次,总量将超过2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然而,就在高铁、民航、水路运输需求都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省际公路客运则继续锐减,客流比去年要下降7.5%。而从16年春运开始,长途客运客流就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趋势,从原先的春运"主力军"变为"候补队员",是什么原因加速了长途客运行业的不景气,又该如何转型发展呢?
据统计,2015年春运,长途客运总站的总客流有95万多人次,随后逐年下滑,其中2018年更是出现了超过20%的跌幅,总客流下滑到66万人次,而今年的客流量,同比去年已经下跌了12个百分点。上海长途南站也已连续三年呈现百分之十几至二十的下降趋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邢晓宇 编辑:傅群)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