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闭幕的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上,上海木偶剧团出品的海派皮影戏《花木兰》摘得首届“紫金杯”优秀剧目奖。
伴随着“唧唧复唧唧”的童声朗读,一部中国水墨画风的多媒体皮影戏在巨幅皮影幕布上渲染开,赢得了现场评审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海派皮影戏《花木兰》创作于2015年,由胡雪桦担任导演、汪浩担任编剧。故事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木兰从军的故事,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白虎”的角色,它是花木兰的守护神,从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家乡人民对花木兰的保护,作为剧中的第二主角,它让整部剧变得新奇神秘,增加了不少看点。
中国的皮影戏有2000多年历史,海派皮影戏《花木兰》中不仅传承运用了这种古老的技艺,而且融入了新技术,尝试新形式。它率先打破了皮影戏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壁垒,实现了皮影与多媒体的无缝衔接;也打破了传统皮影幕布结构,打造出宽银幕皮影的IMAX呈现,加上阴阳面刻画雕工皮影配合中国水墨画般的黑白风格,打造出全新概念的皮影戏。
其中的角色形象与当今动漫夸张的理念相结合,协同放大版的皮影、灵活的武打动作使剧情更加紧张、节奏更加紧凑、画面更加震撼。现场观众对于《花木兰》IMAX般的观剧体验无一不感到震撼,仿佛与艺术创作者共同经历了一次充满新意的皮影艺术之旅。
海派皮影戏《花木兰》首演至今共演出了500多场,足迹遍布国内外50多个城市,斩获“金火花”“金小丑”“金狮奖”等众多国内外大奖,也曾参加俄罗斯、塞尔维亚、加拿大等国际赛事及文化交流。
此次为了参加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展演,《花木兰》从皮影片到置景再到灯光都焕然一新。新的皮影片全部由剧组演员亲手制作,精细的制作过程也让演员们能够更深刻地将角色的情感传递到皮影身上。此外,由于材质特殊,更新后的皮影片重量和透光度都与之前的有所不同,需要演员们和舞美人员在短时间内不断调整并重新适应,突破了重重难关。
诞生于戏剧创新浪潮中的小剧场戏剧,以“小而美”“美而精”“精而深”的艺术特点,为戏剧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为青年演员和青年主创团队提供了更多实验和探索的可能。
上海木偶剧团作为国有院团,始终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目前剧团在职人员只有80人左右,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了60%以上。围绕海“O”文化品牌落地的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激发团队创作热情。青年海派木偶人在这过程中历练和成长,为海派木偶呈现更优秀的现代意识与先锋理念正在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