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刚刚结束时,美国对北约本身的去留,都尚有犹豫,更谈不上北约东扩。
1992年总统大选,老布什赢了冷战,却输了大选。这说明美国的兴奋点已从对外战略,转入国内经济。
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一是,美国驻欧军队从1990年的40万人,下降到1998年的12万;二是,1985年到1995年,美国军费比欧洲国家军费下降更快。
这表明美国对北约以及欧洲的关注度降低了。
但是,不久在南斯拉夫地区发生波黑冲突。
在这一场非常残酷的地区冲突中,欧盟并没能担当大任。最终还是美国出马,强行压服各方,签下了“代顿协议”,才解决危机。
波黑冲突使得欧洲态度有明显变化:尽管讨厌美国,但还不得不依赖美国帮助,维护欧洲安全。
其中东欧国家尤甚。早在1991年,当时的捷克总统哈维尔和波兰、匈牙利等国领导均明确表示,希望加入北约。
事实上,东欧不光畏惧俄罗斯的实力,也担心统一后德国崛起的巨大压力。因此希望借助北约与美国这样的外部力量,来摆脱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的,中东欧地区受东西夹击的困境。
另一方面,波黑冲突的解决也让美国干预欧洲的信心膨胀起来。似乎唯有美国才能带领西方联盟前进。而且,相对于欧洲的困境,美国经济靠冷战红利,走向景气。事实表明,一旦美国对北约扩大感兴趣,西方任何人要反对,就很困难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指出:第一,北约是否承诺过不会东扩?
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在1989-1990年冷战即将终结的一段时间中,美国和德国官方曾经多次公开表示北约不再东扩,以换取当时的苏联为“德国统一”开绿灯。
12-26,西德外交部长汉斯·根舍宣称:“北约必须做的是,无条件声明,不论华约发生什么,北约领域都不会向东扩大,也就是说不会更接近苏联的边界。”
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会谈后,再次重复了这一立场。
贝克告诉戈尔巴乔夫:“北约不会将北约武装力量的管辖权向东方扩大一英寸。”
戈尔巴乔夫表示:“任何北约范围的扩大均不可接受”。
贝克回复说:“我同意。”
但是,这里的关键问题,就像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麦克福尔后来所指出的:“德国统一的故事并未在1990年2月结束,苏联人在那个时候如果愿意达成协议,或许,会收到这一书面保证。”
也就是说,苏联人并没有在美国与德国领导人口头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获得“北约不会东扩”的法律文书保证。1990年9月签署的德国统一的最终协议,并没有包含早先西方领导人的口头承诺。
第二个问题,北约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行东扩?
1997年马德里峰会邀请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加入北约。1999年三国正式入盟。
马德里峰会声明,北约扩张的进程还只是刚刚开始。当时氛围之下,对北约东扩还是有很多反对意见。
12-26,曾在冷战开始时担任美国驻苏联临时代办和大使,也被认为是西方对苏遏制政策的创始人乔治·凯南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新闻上公布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马德里的会议,正式决定批准波兰、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成为该组织成员国,这个消息让我极度沮丧。我要公开表达我对北约批准这一举措的不同观点。”
作为老资格苏俄问题专家,乔治·凯南痛惜地公开表示:他当年对苏政策的设计核心只是“遏制”,但不幸的是,“遏制”被演化为历时半世纪的对抗性冷战。
2022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发表文章,声称当年尽管有人反对,但他坚持主张北约东扩。若非如此,欧洲没有能力抵抗俄罗斯现在的强劲进攻。
克林顿所言不实。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
首先,根据基辛格《大外交》一书的记载,1994年克林顿自己也曾反对北约东扩。理由是,不要因为北约东扩而破坏当时“四处正在出现的民主前景”。
但是,当内部争议尖锐化了以后,克林顿改变了主意。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威廉·佩里,曾在回忆录里记载了当时内部决定北约东扩时的一段情节:
“当助理国务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在1996年建议把PEP(和平伙伴计划)的一些成员,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及巴尔干国家纳入北约时,我极力反对。
我的具体想法是:要把这个提议推迟两到三年,俄罗斯在那时将适应在西方安全圈内的地位,不会因北约东扩而感觉受到安全威胁。”
前美国国防部长威廉·佩里
佩里回忆道:“霍尔布鲁克不折不挠地推动他的建议。我向克林顿总统解释了我的担心,并请求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
令他惊讶的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莱克都不发言,而副总统戈尔提出反面意见,他强力主张立即扩大北约成员国。
戈尔的立场比佩里更能说服克林顿。美国同意立即赋予波兰、匈牙利、捷克北约成员国地位,但推迟波罗的海国家的加入时间。
前美国副总统戈尔
佩里当时考虑辞职。他说:“让我遗憾的是,我未能更有效地为推迟北约扩张的决策而战” 。
佩里认为,虽不能把此后美俄关系恶化的所有责任都归于北约,但是,他相当肯定地说:“北约的扩张是第一步”。
与佩里记载的历史事实相比,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则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他始终认为:北约东扩问题上,“集体安全”与“军事联盟”是两回事。前者基于道德原则,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军事侵略;而后者,则是基于共同利益所组成有具体目标指向的军事行动,但不反对一般战争。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基辛格特别强调:“美国领导人经常把集体安全与军事联盟混为一谈”。
在他看来,1994年的时候,克林顿强调坚持“集体安全”原则,不再另组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同盟,即通过“和平伙伴计划”,发展一个仅在一般意义上反对战争、而不承担过多保卫同盟者义务的集体安全框架。
相比立即把北约变成一个更大范围、矛头直指俄罗斯的军事同盟,这个集体安全框架显然更加明智。可惜,这一想法并未坚持太久。
从冷战向后冷战阶段过渡的时期内,世界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而是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和平条件下进行。这是几千年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的机遇。遗憾的是,北约东扩破坏了和平,相反,使得冷战后的东西方关系大大倒退。
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
至于俄罗斯方面,虽然反对东扩,但也曾在新世纪初期几次向西方政要提出,希望加入北约。然而作为北约实际主导者的美国,却拒绝了俄罗斯向北约靠拢的诚意。
此后,围绕北约东扩问题,双方矛盾愈发激烈。而在北约同俄罗斯的框架中,俄罗斯显然并不满足于做毫无决策权的那一方。
2021年12月,俄方发出类似最后通牒式的文件,希望就停止北约东扩等事项与西方谈判,而美欧基本置之不理。
12-26,俄罗斯发起向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