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召开。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2019年,我国造林1.06亿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
我国4855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截至目前,我国4855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保生态保民生目标如期实现。到2018年底,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较改革前增加了1.7亿亩,森林蓄积量增加了6.1亿立方米。职工年均工资是改革前的3.2倍,达4.5万元。
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国有林场各项改革任务提前完成,国有林场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实施4年多来,国有林场每年减少天然林消耗556万立方米,占国有林场年采伐量的50%,全国国有林场6.7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得到休养生息。累计完成改造国有林场职工危旧房54.5万户,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16万富余职工得到安置,多年来职工住房无着落、工资无保障、社保不到位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国有林场改革启动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改革补助资金158亿元,补助国有林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184亿元。目前,国有林场事业编制数由40万精简到18.9万,74%被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1%被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5%被定为公益性企业。193所学校、230个场办医院移交属地管理,理顺了667个代管乡镇、村的关系。实现了国有林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功能定位。
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2020年是国有林场改革收官之年,要强化问题导向,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地整改落实,完成国有林场金融债务化解工作。下一步,要推动国有林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印发《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国有林场场长任期森林资源考核和离任审计,建立职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绿色林场、科技林场、文化林场、智慧林场建设,做好木材培育、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等工作,探索良种繁育推广、营造林新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新模式,弘扬林场精神、传播生态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全方位、全领域的物联网管理系统,把国有林场打造成绿色低碳产业基地、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智慧林业应用基地。
2019年全国完成造林1.06亿亩
2019年我国造林1.06亿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创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建立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个。
据介绍,2019年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沙化土地3390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37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284.89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林874.7万亩,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沿海和太行山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444.8万亩。森林抚育1.14亿亩,加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稳步实施。
今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中,加快乡村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印发《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开展全国村庄绿化状况调查,首次评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7500多个。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授予28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96个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9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11个省份开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设,形成了跨区域、覆盖城乡的森林城市建设体系。完成了古树名木抢救复壮第一批试点。
全民义务植树蓬勃开展,成为我国最具创新的全民行动。全民义务植树网访问量已突破1608万人次,募集捐款资金超过2亿元,发放义务植树尽责证书突破1000万张。“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份达15个,建立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个。全国绿化委员会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义务植树、国土绿化开展合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2020年要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以治理流域和区域为基本单元,采取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综合措施,建设稳定健康的以林草植被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坚持森林分类经营,建立健全以森林经营规划和方案为基础的资源管理体制。全面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完善国家储备林制度,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木材供给能力。建立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制度,统筹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群、森林乡村建设。全年计划完成造林1.01亿亩、森林抚育1.2亿亩,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出台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和进一步推进部门绿化的意见,全面推开“互联网+义务植树”。启动建设一批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推进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示范建设。全面推进保护古树名木,完成古树名木抢救复壮第二批试点。精心筹备,办好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抓好森林抚育,加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推进国家储备林和规模化林场建设。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
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45%。
据介绍,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通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沙区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增加生态护林员岗位、加大金融创新扶贫等举措,培育了一批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北方12个沙区省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人。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2018年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123万公顷,林果业产值达488亿元,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陕西省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石漠化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下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抗旱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完善荒漠化沙化监测机制。统筹推进治沙与致富,完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崔瑶 实习编辑:陆熠)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