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市场低迷、需求疲软,钢企煎熬的日子已经过了很久。昨日,消息指出,东北特钢将面临破产的命运,而中钢债转股的方案于近期获批,获得了暂时的喘息。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企的日子并不好过。
八次违约后 东北特钢以“破产”告终
已连续八次违约的东北特钢终于等来了最后的结局,据了解,12-24早,一份名为“东北特钢集团债权人委员会会议纪要”的文件显示,“辽宁省政府已确定东北特钢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9月底破产重组方案会出台,省政府要求10月操作完”。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破产重组方案的具体内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7月中旬,一份辽宁省的讨论文件显示,东北特钢的资产负债率达120%,严重资不抵债,企业类负债总计556亿元。
根据公开公告统计,自12-24起,东北特钢先后已有“15东特钢CP001”、“15东特钢SCP001”、“13东特钢MTN2”、“15东特钢CP002”、“14东特钢PPN001”、“13东特钢PPN001”、“15东特钢PPN002”、“15东特钢CP003”共8只债券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所涉发行规模共计55亿元。
根据国开行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东北特钢资产总额527.26亿元,总负债达444.73亿元,资产负债率84.35%,公司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截至12-24,东北特钢2015年审计报告、2016年度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和2016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均未发布。而近年来因为拖欠贷款,东北特钢已先后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而近年来因为拖欠贷款,东北特钢已先后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而东北特钢曾公布“债转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计划将金融债务中70%的比例转为股权,另外30%保留,原债权人可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实现投资退出。
不过投资人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这种做法是“逃废债”,毕竟债转股之后,资金如何变现仍然是问题。
此后,12-24,人民网曾发表评论称国企违约应按市场规则处理,文章表示,“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漠视,存在着刚性兑付依赖”。
文章还称,应该打破国企债务违约刚性兑付,恢复建立良性债券市场,需要让市场在债券的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
这篇文章被市场解读为官方表态,但市场化方式处置说的只是“不兜底”,究竟债转股还是破产清算却不得而知。
而现在,答案揭晓,东北特钢迎来的是破产的命运。
对此事,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东北特钢如果真的走破产程序,是一大进步,他指出,“国企债务违约,跟民营企业一样,没有特权,如果国家要救,或许是一个无底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益低下的企业就应该退出市场,不管它是国有,还是民营的”。
他还指出,东北特钢破产的例子也警示了所有企业,尤其是那些还指望依赖国家来拯救自己的国有企业,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未来。
某国有银行债市人员对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东北特钢破产的案例对整个债市市场“短期利空,会造成投资者更加谨慎,但长期利好,市场化处置违约企业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债券市场”。
东北特钢被曝将进入破产程序
中钢“债转股”获批 结局不同为哪般
同为债务违约国企,中钢的命运却与东北特钢大相径庭。最新消息显示,中钢集团债转股方案已经获批。
方案中明确,经德勤审计后,金融机构的债务规模在600亿元左右,其中留债规模近300亿元,转股规模近300亿元,根据银行贷款时资产的评估价值来决定银行的转股比例。
中钢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伴随钢铁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中钢集团陷入经营困境,于2014年9月传出贷款逾期消息,并在此后两年间一直未能摆脱债务危机问题。
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钢集团及所属72家子公司的债务总额逾1000多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债务近750亿元,牵涉境内外80多家银行,还有一些信托、金融租赁公司。
与东北特钢不同,这无疑给中钢赢来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但对债权人而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的局面仍未改变,中钢在“喘息期”能否盘活资金,债权人的资金能否变现仍然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上海钢联首席钢材分析师汪建华表示,中钢赢得债转股的机会,这对中钢来说,肯定会大幅减轻财务负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利好。但多年前,中钢已经出现过债务问题,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还是每况愈下,如果把债转股这样的机会给它,能否用好,还是值得怀疑的。汪建华表示,债转股的机会应该更多地给于那些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企业。
破产“出局”还是债转股“续命” 钢企债务的生死局
同为国字头钢企,中钢与东北特钢为何命运不同?
某国有银行债市人员对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两个企业一个是央企,一个是地方国企,协调力度和决心不一样”。他猜测,中钢的案例是几家银行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引入专业审计机构作为顾问,从集团层面牵头研究方案,而东北特钢或许没有能力协调这么多债券投资者。
据了解,2016年至今,中国信用债市场已经有将近250亿元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这一总量超过了去年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将近七成来自央企和地方国企。在产能过剩的大经济环境下,煤炭、钢铁等央企、国企集中的产业正在面临去产能的阵痛,“违约潮”也由此而至。
12-24,《人民日报》曾援引权威人士讲话提到:“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有鉴于此,东北特钢破产的例子可能不会是孤例。
(编辑:阴怀德)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