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吊脚楼,苗家男子可以外出打拼数十载;
为了改变“家无四壁”的破败景象,有人自学手艺十余年来装修自家房屋;
因为不舍自家老宅日渐破败,有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扛起复兴老屋的责任。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搬出老宅,走进都市去拥抱快节奏生活之时,在贵州黔东南,苗家人依然坚守着古朴的生活方式,扎根乡土。
一家“立房”百家帮
2021年农历十月二十,这天是朱大荣立新房的大日子。
上香、祭斧、敬酒……木匠师傅按照当地传统进行着立房前的祭拜仪式。苗家人相信,开工前的供奉和祭拜,不仅能保佑施工顺利,还能荫庇屋主全家平安昌吉。
一家“立房”百家帮。苗家人立新房,靠的是乡邻间齐心协力的配合。伴着四十多名苗家汉子整齐的号子,十多米高的吊脚楼主体框架“拔地而起”。
苗寨吊脚楼的主体木质骨架以榫卯衔接,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通过上千个榫眼形成了稳定的建筑结构。
十多年前,屋主朱大荣没读完初中便辍学外出打工。这些年来,他在外住工地,回来便和父母同住破旧的老屋。2021年初,朱大荣下定决心,拿出自己这些年打工的积蓄,给家里立一栋新房子。
朱大荣着急立新房,还有个说不出口的理由:他今年33岁了,至今未婚。
立新房的当天,朱大荣的亲戚们带着厚礼前来道贺。拦门酒、长桌宴,是苗家人答谢亲朋好友最具诚意的方式。
发墨、立房、上梁、盖瓦……三层吊脚楼的雏形逐渐显现,但是新房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工,毕竟光是建造新房的主体结构,就花光了朱大荣几乎所有的积蓄。等过完春节,他又将启程外出打工,赚房子的外墙、赚卧室的地板、赚关于这个新家的一点一滴。
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楼,方才知道生活的不易。然而眼前的半成品,已经承载起朱大荣对美好未来的所有向往:“找个女朋友,成家立业。房子装得好一些,也可以给人家一个好生活。”
朱大荣的家乡龙塘村,深处黔东南雷公山腹地,地形陡峭。苗家人将宝贵的平地留作耕地,房屋则顺山就势而建。
西南山区潮湿多雨,底层不宜住人。因此,苗家吊脚楼的底层通常用来畜养牲畜或存放劳动工具;三层开阔通风,则用于储藏粮食;用作生活起居的二层,大而通透,兼具全家人聚集活动、祭祀的功用。垂直空间的功能划分,是苗家人适应环境、敬畏自然的智慧。
自学手艺为亲人造一个“家”
在只有木结构框架,根本无法遮风挡雨的吊脚楼里居住了十余载,是潘志国记忆深刻的童年。
潘志国的父亲体弱多病,无法干重活,生活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身上。早年间,父母花费所有的积蓄把房架立起来,却再也没有钱来装门窗和墙壁。不得已,他们只能用树皮把一楼的一个角落围起来,全家六口人就生活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寒冬和盛夏。
“人家都说家徒四壁,但是我家连四面墙壁都没有。”提及儿时家中的窘境,潘志国红了眼眶,“我的同龄人家里有的东西,我们家什么都没有。现在都不敢讲这些,想到就要流眼泪。”
17岁那年,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决定自学手艺,将自己房子装起来。
没有钱拜师,就等有木匠师傅装房时跑去偷师。没有钱买装房工具,就去远方亲戚家借一套。没有钱买木材,就等自家山上的树木长大后,砍来作为装房材料。
就这样,潘志国一边模仿一边装修,用了近十年才把自家的房子装修完毕。本来是请不起木匠的无奈之举,怎想一装十年,自己竟也成了专家。
从那之后,潘志国装房的精湛技艺一传百里。装房木匠的生计,他一做就是四十年。
铭记当初自己对房子的渴望,他更能够体会房屋主人的心情。“他们都是一家几口人一起出去挣钱,挣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钱,才有钱来建一栋房子。所以我必须要把他们的房子装好,不能让他们白费钱。”
归乡的年轻人 复兴的苗寨
麻料村,是雷山县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曾经,为了谋求生计,不少苗家银匠都选择远走他乡,留下了一座座空荡荡的吊脚楼。银匠潘仕学家的老屋是村子里最老的房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前些年,他和家人们常年在外务工,老屋因无人打理逐渐破败。
2015年,麻料村以“苗银”为特色,打造苗寨文旅产业,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在外的村民返乡创业。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银匠潘仕学抓住了这次机会。如今,他所居住的百年老宅焕然新生,曾经饲养家禽和牲畜的底楼,成了游客盈门的苗银制作工坊。
22岁的潘元定是潘仕学银饰工坊里的第一位学徒。他们家曾世世代代靠制作银饰为生,但这门手艺,并没能传到他这里。
早年间,潘仕学的父亲跟随爷爷一起打银饰讨生活。爷爷去世后,银饰生意也不好做了,父亲便丢下了这门手艺,外出打工挣钱。
读完初中后,潘元定离开了家乡,辗转在不同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干一些体力活。那些年,他和父亲各忙各的,聚少离多。后来,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回了老家,也成了他在外漂泊最大的牵挂。
当故乡不再只是每年往返一次的乡愁,苗寨的烟火气也更足了。
如今,特色民居建筑和传统手工艺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潘元定拜了师父,终于可以留在家乡工作。如今,潘元定每个月的工资稳定在四五千元。陪在父亲的身边,成了他触手可及的幸福。
这个时代,有人走出大山,扎根都市,面对人潮汹涌;也有人舍弃繁华,重归故土,成为家族的脊梁。
苗家人的乡愁,凝固在枋柱之上,根植于山野之间,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楚华 但堂寅 刘宽漾 赖瑗 实习编辑:张徐俊)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