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发布了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揭开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序幕。该计划旨在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承担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民族复兴大任的掌握未来的复旦人。
根据《复旦大学2020一流本科提升行动计划》,今年是复旦大学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的冲刺之年。强基计划立足基础学科、定位本科招生、着眼本硕博衔接培养,夯实了一流本科建设的基础,必将对复旦大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进而在全国高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远大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一流专业的深厚积淀
复旦在强基计划中投入的招生专业均为历史积淀深厚、学科实力雄厚、国家人才紧缺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专业:
汉语言专业(古文字学方向)所属复旦大学中文学科在百余年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包含中国语言文学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5大机构在内的教学科研建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中国语言文学和现代语言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整理研究基地和这一领域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资料信息存储传布中心。
历史学专业所属历史学系是复旦大学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学系即获批成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也相继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史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哲学专业所属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是建国后国内高校首批建立的三个哲学院系之一。复旦哲学学科是国家三个哲学重点一级学科之一,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复旦哲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上,复旦大学哲学专业近年两度排名亚洲第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所属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在以苏步青教授、陈建功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数学家带领下,经过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教授等一批前辈数学家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数学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数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物理学专业所属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名家汇聚,创建伊始便奠定了深厚基础,是国家首批物理学重点一级学科。包括原子核(1958年)、无线电(1960年)、计算机(1975年)、光源与照明(1978年)、电子工程(1982年)、电子与真空(1989年)及半导体和光学(2000年)在内的众多院系、专业,都是由复旦物理学专业繁衍“裂变”而生。复旦大学物理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化学专业所属复旦大学化学学科保持了全面发展的特色,是国内高校中师资力量最为雄厚、学术水平最高的化学学科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复旦大学化学学科在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28名,在2019年US News全球化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30名,论文总引次数在全球位列第41名,篇均引文数位居全国高校A类化学学科第一。
生物科学专业所属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由中国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教授创立于1986年,是国内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是首批批准建设的两个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基础医学专业所属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基础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单位。本世纪以来,基础医学院获批建设“优秀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医学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并在2008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一。2016年,基础医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上述这些一流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学科建设能级支撑了一流本科教育的根基,也为强基计划顺利实施,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深厚的积淀。
一流培养的方案设计
一流本科的教育资源与一流专业的学术滋养,最终应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强基计划的战略目标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系统性、全链条的制度设计要求。
第一,实行全面导师制。为每一位强基计划录取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主选择导师,保证学生在学业安排和规划方面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导师的学术和科研资源,主动投身学术研究,近距离接触、亲身参与学术研究,培养专业科研素质,拓展学术前沿视野,以便尽早发掘潜能,使他们更早地站在更高的学术起点之上。
第二,开展小班化教学。强基计划录取学生独立编班,进行小班化培养和管理。强基计划班级课程按照相应的培养方案针对性开设并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成绩、荣誉课程学习情况、课题研究、科研志趣、综合素养等。未能通过考核的学生将退出强基计划进入普通班,而在普通班的学生也可申请参与考核选拔进入强基计划,以实现动态进出。
第三,本硕博衔接培养。在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中设置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实现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课程衔接、科学研究衔接、学位教育衔接,减少重复学习,促进连续性学习和知识积累。符合考核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可直接获取研究生推免资格,提前进入科研实践阶段。强基计划学生在硕、博阶段除可继续按照本科学科方向深造发展以外,还可向学科交叉方向深造发展,尤其鼓励学生往国家亟需的关键领域、“卡脖子”领域,以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深造发展。
第四,科研平台协同育人。利用学校所辖或有合作关系的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鼓励导师引导学生参与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或其他合作项目,创造条件鼓励强基计划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培养、增强科研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第五,国际交流。以国际交流专项形式建立稳定的国际化培养路径,构建国内外导师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与世界顶尖大学的积极合作,吸引国际导师参与强基计划学生培养,为学生提供国际顶尖课程和实验室资源,支持各种形式的海外交流。
此外,复旦大学为便于考生及家长了解强基计划“新政”,在复旦大学招生网(www.ao.fudan.edu.cn)和微信公众号“复旦招生”(fudanzs)专门发布了《就强基计划答考生问》专题,进一步阐述有关问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云 编辑:佩佩)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