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上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创新开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上海实践。
12-24出版的解放日报专版刊发专题《“家在上海”共同建设人民城市 交往交流交融扎紧民族团结纽带》。随小舟一起来看→
对于上海而言,在城市治理共同体下推进各民族互嵌共融,这既是解决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良策”,也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良方”。以共建为根本动力、以共治为重要方式、以共享为最终目的的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
聚焦超大城市特点和民族工作裉节问题,上海近年来以建设各族群众互嵌共融的共同家园为目标,以“家在上海”品牌建设活动为抓手,以地校共建、社区融入、结对认亲为主要途径,让来上海的各族群众感受到这座城市大家庭的温暖温馨,感受到每个上海人给予他们家人一般的关心关怀、鼓励支持,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上海是我家”,并逐步达到“我在上海有个家”。
“家在上海”全社会共同参与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出发,上海将“家”的概念,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延伸至中观层面的“城市”,乃至宏观层面,以“家在上海”品牌建设为载体,推动中华民族大家庭建设。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民族工作以“家”为切入口,重点围绕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四类主体,将“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落到实处,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上海把城市民族工作着力点放在社区。发挥上海党组织全覆盖和工作精细化的优势,依托“区—街镇—居民区”三级联动、“专委会、街镇分会”纵横结合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把民族工作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连心工程”“家园工程”,健全城乡治理结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同时,上海在市级层面建立民族工作专项协调机制,构建“两点一面,三级联动”基层民族工作格局,抓牢街镇、学校两个重点领域,完善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机制,构筑互嵌式社区工作面。
上海结合楼宇党建的实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楼宇”,把民族工作从传统居民社区拓展到商务楼宇组成的“立体社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一步融入上海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上海将学校列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构建互嵌共融的校园管理模式。
为全面推进地校共建,上海正倡导“上海有家、融入社区”。以“家在华阳”“上海也有我的家”等品牌项目为基础,让来沪学生在与社区单位、家庭、同学结对共建的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怀。此外,上海的学校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和思政教育计划,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课堂教学强基、实践活动增效、校园文化浸润等多位一体的宣传教育体系。
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就业是关键,而就业的重点又在企业。为此,上海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把企业作为开展“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力军。
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就业岗位供给,将国家通用语言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中,为各族群众来沪创业就业及职业技能提升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发挥上海和对口地区双方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投资兴业,定点、定向招收各族群众来沪就业。深入乡村弘扬民族文化,指导民族地区品牌发展促进就业。
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发挥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资源要素,协调各方力量,推动促进各民族交融工作具体化、项目化、系统化。通过搭建平台、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儿童融入上海、对口帮扶民族地区、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会等公益活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推动民族工作互嵌共生
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应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近年来,上海主动适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新态势,提出“结对认亲”“地校共建”“社区融入”三条实践路径,推动上海的民族工作嵌入式、共生式发展。
“结对认亲”促进各族群众心灵相通。开展单位对单位、单位对个人、个人对个人等多种形式结对认亲,结对对象包括来沪各族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让来沪少数民族群众与上海当地群众增进了解、感情融通,培育来沪少数民族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
“地校共建”建立来沪各族学生联系纽带。通过学校与所在街镇、社区、区域单位结对共建,使他们在锻炼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城市。学校所在社区,汇聚了机关、街道、学校、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开展地校共建、结对联谊、体验上海等活动,形成牢固的工作纽带,使来沪学生更好地融入上海城市发展。
“社区融入”促进各族群众共建上海家园。社区志愿者变身“规划师”,把闲置的边角地改造成花果飘香、休闲共享的街角口袋公园,用“小空间”做了“大团结”的工作。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形成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互嵌式社会条件作出了有益探索。目前,上海已建立各类服务保障机制,为各族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提供均等化服务,化解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为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将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用创新的精神和踏实的行动团结凝聚各族群众,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城市各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路
作者:张利国
推动空间之“融”,建立互嵌交融的社会共生机制。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精准配置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以物理空间的优化消解单一民族社会结构带来的区隔,重组民族间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和关系结构。在公共教育领域,积极创设居住生活、学习交往、文化交流、心理互动等多维互嵌式育人模式。突破少数民族间主要基于血缘、地缘形成的“链式”和“网络式”关系结构,可基于共同的志趣爱好、职业经历和社会活动等趣缘、业缘标准,强化族际间共同性和共通性的联结纽带。
推动经济之“融”,构建互嵌交融的利益保障机制。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高其发展能力、交往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智慧服务平台构建,建立服务应用、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民主协商平台,意见反馈模块,为居民就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推动文化之“融”,搭建互嵌交融的价值传承机制。深入挖掘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通过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同绘民族美等文艺活动,使各民族结成文化共同体。通过精心设计民族文化廊、非遗体验馆、共富直播厅等功能空间,建设集宣传教育、沟通展示、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文化之家。
推动社会之“融”,完善互嵌交融的协同共治机制。要畅通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通道,形成推动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治理的合力机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技术,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智治”水平,推动民族工作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依据大数据信息流对民族事务治理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突破传统因问题的偶发性和模糊性而导致无法精准发现问题的局限,减少治理空转现象以及传统末端治理的被动性,为源头治理提供了主动预测功能。
推动心理之“融”,构建互嵌交融的情感联结机制。发挥“中华民族大家庭”所蕴含的“家”文化的情感整合功能,有效应对族际间认同困境、社会融入阻滞及“他者”认同危机。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中营造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认同的“大家庭”氛围。通过互嵌式生活、互助性活动、对话式协商、互动式交流等形式,增加族际间“共生性”的关系理解、“共情式”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共识性”的行动意向,在空间的“濡化”中构筑各民族紧密相连的“家”关系。
(作者系大连民族大学教授)
各民族互嵌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
作者:郝亚明
在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个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强调的是结构互嵌与空间互嵌,它们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工作中有着清晰的功能定位。
各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是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基础。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可以拆分成“各民族”“相互嵌入”与“社区环境”三个部分。“各民族”强调的是族际、跨民族的意涵;“相互嵌入”既可以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也可以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社区环境”不同于社区自身,更强调的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空间环境的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各民族人口在特定空间中混杂居住,并在族际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交融共生的社会关系。与民族混居型社区相比,互嵌式社区环境表达了“互嵌”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的目的性与主动性,“社区环境”在强调社区空间意涵的基础上更强调了社区的人文意涵。
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结果。作为整体表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拆分成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部分,分别指代族际交往、文化交流、结构交融。其中,民族交融指的就是社会结构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民族的个体、群体在社会结构上的相互渗入和彼此关联。从逻辑上来看,这三者之间并非同时发生,先有族际交往,再有文化交流,最后才能达成结构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推进发展过程,就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构建形成过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可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结构性保障。尽管从因果链条上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因,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果,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生成后,其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间的关系就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行动作用于结构,结构又反作用于行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决定着多民族社会结构的类型,而一定的多民族社会结构又会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制约作用。同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催生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这种良性社会结构形成后也将反过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动力。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探索城市多民族互嵌共融机制 推进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赵泽琳
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事关民族工作和城市工作两个大局。新时代以来,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进入“大流动、大融居”时代,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嵌入社会各个领域,阶层复杂化、结构多元化,城市民族工作应着眼于在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制机制的框架下,通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保证各民族在城市中互嵌共融、和谐共处;通过激发城市空间文化再生产创造力,使城市文化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
通过城市公共治理构建城市多民族互嵌共融机制,盘活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以更完善充足的资源配套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政府提供基础性支持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分工合作,拓宽供给渠道;以普惠性政策作为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支撑,实现各民族在城市生产、生活领域的双重互嵌,在市场、社会领域的双重互嵌。扩大社会参与度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基层社区治理兼顾精细化管理和灵活性策略。加强政策协调、区域联动和城乡融合。既要保障多元主体的参与,又要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让各族群众成为城市民族工作成果的享有者,也成为创造者和参与者,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通过城市空间文化再生产构建城市多民族互嵌共融机制。互嵌重在空间结构的构成,而共融则要发掘空间的文化再生产能力。空间的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城市空间中和谐共处。城市空间的文化再生产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将现代文化元素与之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空间。生产出既突出地方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既能看见自己,又能看见彼此”的共有精神家园,让各民族群众在城市文化中既有获得感,又有创造感,既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也能得到彼此的共情。要重视打造城市公共文化产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遍布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化共识凝聚中华民族认同,以文化空间展现城市多民族互嵌共融的文化生态,感悟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标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都市实践
作者:张梧
“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聚焦破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难题、就业结构偏低的难题、自外于城市文化的难题、城市民族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治理的难题,赋予城市以“家”的内涵,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都市篇章提供了实践样板。
推动流动人口从“客人”转变为“主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过程中同时面临跨地区流动与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通过“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造高度与温度并存的城市共同体,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异乡人转变为自己人。
推动从事行业从“低端”转变为“高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城市集聚规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其主体是自发的,是市场需要、资源分配、劳动力整合的结果。因此,少数民族群体就业不稳定和收入低的特点较为突出。而在上海,现代都市往往具有人才集聚优势,不断吸引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向城市聚拢,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城市生存境遇,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有发展。
推动融入服务平台从“滞后”转变为“前置”。上海市、区、街镇各级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组织,各民族共同参与,在“最初一公里”的源头处帮助来沪群众,成为他们融入上海的“家人后援团”。同时,通过地校共建、结对认亲、社区融入等途径,搭建了学习教育、亲情关爱、志愿服务等平台,他们在上海真实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家的温暖。
推动城市布局从“区隔”转变为“嵌入”。上海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心下沉到社区,立足社区开展民族工作,各族群众不出社区就能找到家的归属感,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
推动心理认同从“多元”转变为“一体”。通过在就业落户、社会保障、就医就学、租房租赁等方面制定均等化、同城化政策,推动城市认同,维系情感纽带,使广大来沪群众从“就业融入”升级到“心灵融入”,从“人在上海”升级为“心在上海”乃至“家在上海”。
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从“单向”转变为“双向”。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将市民社会转变为共同体社会,把彼此冷漠的陌生人社会改造为相亲相爱的“新熟人社会”,把冰冷的“市民城市”提升为温暖的“人民城市”,这正是“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在文化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书写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城市篇章,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编辑: | 蔡凌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