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9月创办至今,上海乐队学院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堪称辉煌,在职业乐队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它创造的“上海模式”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旗帜鲜明。这个“上海模式”,如今已被国内甚至澳大利亚广泛关注,“如何让乐团和学校真正联动?这些乐团都特意派人来上海考察我们的模式。”12-25,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2014年9月正式开学的上海乐队学院,由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三方机构共同发起创办。纽约爱乐乐团的乐手们,也在这些年中,完成了数千课时的“候鸟式”教学,这次来沪的教学期,只是他们的每年4次的常规教学期之一。近日,这支乐团和乐队学院的青年乐手们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联手奉上了一场教学实践演出。
纽约爱乐乐团特殊项目主管米歇尔·巴姆说:“SOA创办五年来,已经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毕业生受到了各大职业交响乐团的欢迎,作为创始团队之一,我们也极为自豪。”
她所说的“成熟的体系”,在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看来,就是学院当初规划时的设定:让学生既有学历,也有经历。“我们的课程非常密集,这5年来,上交的乐手每年都会安排6000课时的授课,纽爱的乐手每年也有近500课时,这还没算像柏林爱乐乐团、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这些国际名团大师课的课时。”他说。
何大耿介绍,这些课程,并不只是在教室内完成。大量的校外实践,包括参与上交演出季的演出、在国外和名团的side by side、参与上交演出季的演出,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上海乐队学院2019级小提琴学生罗畅,之前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和戏剧学院,并在弗莱堡音乐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然而,即使在海外名校拿到了学位,他回国后还是选择了到上海乐队学院继续攻读。至今近4个月的学习下来,罗畅感慨不已:“刚开始的时候是特别摸不着头脑的,而且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
他介绍,他在德国读书时,完全没这样的强度。“我记得有一门课是专门讲乐队的课,修得很少,大概两个学期,总共是十节课或者是二十节课;也没有职业乐队的经验,基本上都是学校的乐队,大概一年排一次,或者是一个学期排一次。”
但在上海乐队学院,他度过了“从心理崩溃到重塑”的时期。“国外可能是放养式的,不想要也没人逼你,但上海乐队学院一直在推动你,因为一直有实践,要跟着上交的、纽爱的老师一起在乐队里工作、演出,而且非常多,你就不得不在这种压力下往前走。”
上海交响乐团乐队首席李沛从2014年作为首批教师参与教学,已培养了6届小提琴学生,他认为,乐队学院确实能带给青年乐手们太多东西,“作为老师,我们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太幸福了!我们那个时候,都在世界各地学习,你在美国他在欧洲的,但现在的年轻人不用出门,大师们排着队来给他们上门上课,而且甚至不是一对一,是多对一!”
除了曲目训练体量大,上海乐队学院还针对职业乐团所需人才,进行了大量的专门室内乐训练,针对性非常强。此前,曾就读于新加坡的中国台湾学生蓝英捷就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样的训练方式“我在亚洲找不到第二个”。
“可以说,我们已经摸索出了青年乐队人才培养的‘上海模式’,它整体上应该是成功的,我们的毕业生被国内外职业乐团普遍欢迎,是个明证。”何大耿说。5年来,上海乐队学院的毕业生几乎都进了国内外的职业乐团,很多人进去之后都考取了声部首席或者副首席等重要位置,实力惊人。
在上海乐队学院成立之前,国内的职业交响乐团需要做的是“人才引进”,但现在,上海用全球资源培养本土人才,甚至包括罗畅这类海外留学乐手,回国发展也已成趋势——人才培养,已经开始良性循环。
纽约爱乐乐团首席黄欣也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他很开心“在授课过程中,会有相互启发的东西”,“其实说很多学生只注重技术,不理解音乐想表达的内容,这个问题在美国一样存在,我想,未来美国的青年乐队人才培养,也可以参考上海已经成功的经验的。”
对纽约爱乐乐团的盛赞,何大耿表示,其实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水平,和欧美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正是有这个差距的存在,才是我们乐队学院存在的必要性。”
“上海模式”确实引起了欧美的注意。上个月,柏林爱乐乐团旗下老牌室内乐团夏隆室内乐团创始人之一的彼得·里格鲍尔,就在上海完成了一周的授课后很有感触地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虽然每个学院的做法都不大一样,但即使是已经被视为标杆的柏林爱乐卡拉扬乐队学院,“我们也需要常常创新,做可能10年前没做过的事,需要永远有对课程设置的新主意,考虑各种可能性,做更多的尝试。”
上海乐队学院创造的“上海模式”,已经在切切实实影响国内职业乐队人才的培养。何大耿介绍说:“目前我们为中国职业交响乐创造的‘造血模式’——职业乐团和音乐学院的联动,还是国内唯一,但已经有很多地方想要复制了。”据悉,这个模式已经南至广州,西北到兰州,都被广泛借鉴。
“上海模式”甚至影响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也特意过来调查了上海乐队学院的建校情况,他们想跟他们那边的音乐学院开始联动。”他说。在经历了5年的高速成长之后,迈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上海乐队学院提出了“五年之后再出发”的思路。“回顾这5年,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它们都是宝贵的财富,比如注重乐队经验的养成等,”何大耿说,“办学需要有坚持、有创新,第二个五年,我们在坚持这些成功标准的基础上,也将进行更多的探索,比如增加更多的国内乐团的实践,鼓励学生加入到全国各地的乐团,让学生们更了解中国职业乐团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将探索‘联动机构体制’,争取未来能让‘上海模式’更加丰富,让我们的青年演奏员更有竞争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爱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