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一些以前无法想象的场景成为了可能,没有营业员的商店,没有司机的车辆,会自动打开的窗帘,自主做早餐的智能家居。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的智慧,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那么,人工智能如果被应用到了医疗领域,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医生们是不是会因此下岗呢?
放疗就好比射箭,病灶是靶子,射出的箭要精确对准肿瘤,同时尽量不伤害好的器官与组织。每天,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都有三百多名病人进行放射治疗。可一直以来,靶区的勾画,都要靠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手动设置。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周菊英透露,医生在靶区勾画的时候,要接受大量的影像的资料,然后再根据这些影像资料来进行工作,对于病情不太复杂的病人,勾画可能要几十分钟,如果遇到情况复杂的病人,好几个小时都画不完。
当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会给医生和病人带来怎样的体验呢?
上海联影最近正在研发的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旨在快速勾勒靶区,希望其精准度能够媲美高年资医生。研发副总裁高耀宗告诉记者,这个系统的操作其实很容易上手,只要点下确定,很快,只要几秒钟,系统就能自动勾画出一幅靶区图。
类似人工智能技术还被应用到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中。以往,医生们凭肉眼很难从病人的脑部CT中,准确发现退行病变的区域,这样要判断病人病情发展的态势难度就比较大。
研发副总裁石峰解释道,在诊断阿尔兹海默症中引入人工智能,主要可以解决两个事情,一个是更量化地把看到的脑萎缩转化为数字指标,数据会形成一个曲线,为医生提供一个变化的百分比,从而推算出病人将来患病的风险概率。
上海交大阿尔兹海默病诊治中心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够更早发现病人存在的阿尔兹海默病发病趋势,从而尽早介入帮助病人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人工智能软件的诊断技术让医生很兴奋。
老年科主任肖世富告诉记者,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数据就更加精细,更加准确,甚至可以量化,这对于病情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有非常大的帮助。
石峰也表示,阿尔兹海默病本身目前还无法治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延缓病程的发展,为患者多争取高质量的生存时间,而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那么,当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普遍应用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再需要医生了呢?
在检查放疗数据时,周医生指出了人工智能软件在勾画肿瘤靶向区域时出现的疏漏。对此,科研人员坦言,人脑会犯错,人工智能同样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其精准度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大量日常数据和案例的积累,因此应用时也需要医生的再把关。并且将人工智能引入医疗领域,从来都不是为了替代医生,而是要把高水平的医生从勾画病灶区、反复读片等庞杂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疾病本身的研究和为患者制定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治疗方案上。
业内专家都强调,人工智能在现阶段并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为医生提供参考,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不过,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试点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来评审、测试AI,如何进行临床注册,这些问题都还有待突破。大家也都期待,人工智能的引入,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享用到优质、高效
的医疗服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军 朱亦敏 编辑:朱永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