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军,1993年开始,开了十年出租车。
2005年来到上海,他又做了十几年二手车交易,人们都叫他品哥。
人们都知道他懂车,人们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大仓库的“宝贝”。
在他100平米的收藏室里,上上下下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物件。各种豪华车的钥匙,方向盘,都在他的仓库成箱成箱地堆放。汽车铭牌更是按车型和年份,排成了一盒盒“扑克牌”。仓库里的汽车皮质座椅成排展开,观者犹如置身电影院一样。
他始终没离开汽车,也和车结下了一生难解的情。如今,他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与车的故事。
他的收藏,绝大部分都是他亲手从过去的老车上一件件拆下来的。他说自己爱车已经到了极度痴迷的程度。所有拆回去和买回去的物件,他都会小心地清洗、整理、分类、包装。每个藏着油污的缝隙都会被他用牙刷一遍遍刷洗。
他搬出一箱废旧的车钥匙,开始数了起来:“奔驰、宝马、沃尔沃、凯迪拉克。”钥匙随着他口中蹦出的豪车名字被一个个扔到桌子上。他面无表情,继续一个个地辨认着。
他口中的“宝贝”,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垃圾,周围人在评价的时候,也总会带有一种调侃的态度或语气,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节奏和习惯。
他从仓库深处的一个纸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这是红旗CA770的仪表台。”他边打开边说:“还有一套红旗的说明书,这个不好找。”他说看中的并不是物品的价值,也不是升值空间,而是物件背后的故事。有的收藏品,多少钱都不能卖。每每问到他藏品背后的故事时,“一言难尽”是他最常说的话。
在他收藏的经历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石濛浩,这个仅仅21岁的学生被他称作“徒弟”,他们之间的对话,三句不离车。
石濛浩说,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它独有的城市记忆,汽车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很多东西都只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时间久了,很多东西再也不会出现了。
石濛浩对于汽车最早的印象,是自己开出租车的父亲,每天开着草原绿的出租车来到幼儿园接上自己。从那时起,出租车,就成了他眼里这个城市独有的风景线。出租车繁复的各种涂装,也成了他的心头之爱。直到现在,他还会购买收藏出租车专有的配件。
对康建军来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老车难寻,而是随着收藏体量越来越大,加上自己的收入不稳定,他已无力支持仓库的房租。在年底之前,他被告知需要搬走所有的藏品。他准备了两辆货车,准备把这些年所有的东西都封存起来。
他最大的愿望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上一个自己的小汽车收藏博物馆,把自己积累的这些“汽车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耿博阳 实习编辑:李珂)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