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的一天,英国《卫报》大楼里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砰砰砰!”在这栋大楼的地下室里,一位报纸编辑正用力将一台电脑里的硬盘砸成碎片,以销毁一些报道用的资料。
他的身边,站立着两位英国情报官员,正严密注视着这一切。
事实上,他们还不够满意。这两位来自GCHQ(政府通信总部)的官员,要求砸得更碎一点。当他们离开时,其中一位甚至说了句俏皮话:“可以取消外面盘旋的直升机了。”
而现场,留下一堆《卫报》员工清理已被肢解的一台Macbook Pro。
在一个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发生这样的一幕简直闻所未闻,这个故事很快成为大洋彼岸《华盛顿邮报》的笑柄。
但是,这只是《卫报》前不久发表的惊人报道的其中一个后续而已。
这组报道揭开了一个庞大的监控迷局的冰山一角,并且让一个美国男人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
这个名字是爱德华•斯诺登。
1.
尤恩•麦肯斯基(Ewen MacAskill)的名字,并不像其他两位斯诺登报道者那样赫赫有名。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能对这个名字产生印象,多半是观看了参与披露斯诺登事件的女导演劳拉•珀特阿斯的纪录片《第四公民》。
出生于1952年的麦肯斯基是苏格兰人。从1990年起,他为《苏格兰人报》担任时政编辑。1996年,他进入《卫报》工作,并且于2007年来到《卫报》驻华盛顿记者站担任主编。
在他来到美国后的第6年,一个普通的周五,他接到了编辑的一个通知,希望让他去一趟香港。
他被告知,“有一个在香港的人告诉我们,他曾为美国情报机构工作,想要披露一些文件。”
作为一名资深时政媒体人,麦肯斯基内心深处有些不以为然。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不相信”,是他的第一直觉。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经常能接到各种电话、电子邮件,对方号称要向他提供独家大新闻;但大部分情况下,什么也没有发生。
不过,麦肯斯基并不介意去一趟香港。因为他很希望能来一次故地重游。
而且,万一真的是个大新闻呢?
他登上了飞往香港的飞机。
这个旅程的尽头,的确直指一条惊人的大新闻。
2.
完成这个惊人报道还有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长期和斯诺登保持联系的美国女导演劳拉•珀特阿斯。正是她,出品了这次事件的纪录片《第四公民》。
劳拉确信这个只与她进行邮件沟通的“中情局雇员”是真实的。同时,她将斯诺登的故事告诉了另外一位《华盛顿邮报》知名记者,格林•格伦维尔德。格林在事后出版了那本著名的《无处可藏》。
在一切机缘的碰撞与交汇之下,劳拉、格林以及伊文•麦肯斯基,这三人在周六飞往香港,成为一起震惊全球的事件的首批报道者。
麦肯斯基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回忆,周一,劳拉和格林前去会见斯诺登。而他则是周二早上去酒店与他们会面的。
斯诺登住在美丽华酒店1014房。这是香港一家老牌五星级酒店,坐落在著名的弥敦道。当麦肯斯基乘坐出租车抵达那里时,他最先考虑的事情竟然是斯诺登也许不在那儿。
是的,因为他要披露的事情实在太惊人了。三位报道者每天都在猜测,他可能会被中情局带走,或者被什么人绑架。甚至在后面采访的时候,大家也会担心门随时被打开,所有人都被带走。
在这样的重重疑虑中,麦肯斯基第一次见到了斯诺登。
3.
坦白说,爱德华•斯诺登,这个让全世界都不安的男人,身上还有很多未解的谜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他于12-24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市,曾是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后供职于国防项目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
巧合的是,他披露“棱镜”计划后不久,就将迎来自己30岁生日。
美国也许没有“三十而立”这样的说法。当这个徘徊在而立之年的男人打开酒店房门、首次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看起来却是如此年轻,年轻到让麦肯斯基暗暗吃惊。
就像那些广为传播的照片给人的感觉一样,斯诺登看起来也就21岁。社交网络上的少女们,把斯诺登视为一个“大男孩”。
“很难相信,他的经验如此丰富,能够获取这些机密文件。” 麦肯斯基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通过斯诺登随身携带的旅行箱里的诸多文件,他们才逐渐被他说服:这位将满30岁的男子,不仅参与过美国一系列重要的情报活动,而且他还要披露美国那些“违反公共利益”的重大监控项目。
“斯诺登用枕头堵塞住门缝以防有人偷听,在电脑上输入密码时用一块红色的罩布盖住自己的头和电脑,防止可能存在的隐蔽录像机偷拍。他只离开过房间3次,一日三餐都是靠酒店的送餐服务解决,账单上的数字越滚越大。”《卫报》的文章里,曾这么描述2013年发生在1014房内的一切。
这给人的感觉是,这位前中情局雇员是如此小心翼翼,甚至有如惊弓之鸟。
但事实上,这种紧张感可能来自报道者。
麦肯斯基回忆,他们很紧张,但斯诺登看起来非常放松、冷静。他的那些做法都是出于谨慎,但是整体来说,他非常放松和冷静。“每天早上他都会告诉我们,他睡得很好,睡了一个整觉,他并不紧张。”
麦肯斯基猜测,也许斯诺登把赌注放在了媒体上,只要能找到替他发声的记者,他也许就会安全了。
而当记者们在网络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之后,他们才开始逐渐放松。“因为我们觉得只要发表了文章,就有了一些安全保障。想要带走斯诺登或我们,会变得更难一些。”
而在周日的晚上,他公开了自己的身份,面对公众说出了那句被反复引用的片段:“我叫爱德华•斯诺登,我提供了这些泄密文件。”
这个巨大监控项目的一角开始崩塌。
4.
对于一个老练的时政记者来说,分辨普通的政治文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麦肯斯基面对的,是一堆闻所未闻的机密监控文件。
没有人能证实它们。最终,麦肯斯基选择联系白宫。
面对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他回忆了确认的经过。
“最初的两个小时,他们没有回应。之后,纽约编辑部开始收到来电,来自白宫、来自美国国安局、来自联邦调查局,还有其他情报机构,鉴于他们的反应,我们知道这些文件是真实的。白宫和国安局还表示,我们不希望你们公开这些文件。这让我认定这些文件是真实的。”
在之后的披露中,“几乎每一次,我们都会联络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告知他们这些文件即将公开,给他们机会告诉我们,(公开文件)会带来什么问题,是否需要修改官员的名字。”
报道一出,全球哗然。
整个报道团队以及《卫报》编辑部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在英国政府的强力施压下,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然而,在伦敦总部的硬盘虽然被销毁了,相关数据备份却仍然存在。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卫报》等媒体据此撰写了多篇重量级报道。
而对于麦肯斯基而言,他在发出报道后就有过这样的担心。
“当我离开香港,我以为自己会在机场被拦下,但是什么也没发生。我回到伦敦,也没发生什么。我在伦敦待了两天,之后去纽约,我以为一抵达纽约我就会被逮捕,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对于这些潜在的危机,《卫报》的律师做好了准备,甚至为他们打了“预防针”,解释如何面对大陪审团的审讯。
但这想象中的一切似乎没有发生。唯一对麦肯斯基造成了不便的是他被列入了黑名单。这导致的结果是他每次回到英国,都会在入境管理处被拦下,进入一个房间接受盘问。忍无可忍的麦肯斯基最后选择向政府投诉,大概一个月之后,他的名字被移出黑名单。
真正的交锋可能隐藏在深处。据其他媒体报道称,英国政府曾经表示要起诉《卫报》和报道团队,但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5.
参与报道斯诺登案,给麦肯斯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最大的改变可能是他的关注点。
在斯诺登事件之前,网络安全并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而当他读完所有斯诺登提供的机密文件后,他开始持续关注网络安全的问题。
随着世界各地一系列网络漏洞遭受到罪犯、黑客甚至其他政府的攻击,所有人都意识到,斯诺登的警告变成了现实。网络安全不再是一个与我们距离遥远的现代传说,而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在采访的结束,麦肯斯基说:
“未来五十年,人们都会记住斯诺登,记住他这个告密者,这个有勇气为个人原则挺身而出,牺牲自己在美国的生活,来告知美国和全球的民众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人。近十年及过去十年的一大主题,就是安全与隐私间的平衡。而对隐私的侵犯已相当危险,斯诺登曝光了这些,应该为他鼓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曹翔 姜涛 李海龙 张驰 视频编辑:楚华 实习编辑:黄丽文)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