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24),北京市政协召开雾霾治理提案办理协商会。在回复委员关于征收拥堵费建议时,相关部门表示,本市已初步制定了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组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 争议多年的交通拥堵费政策出台在即,北京已率先制定方案。
据了解,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雾霾治理的提案有19件,涉及6大类21方面共94条具体建议。这94条建议已经有82条拟采纳,12条被部分采纳。
在回复有关委员“开征拥堵费”的建议时,相关部门回复称:北京市交通委会同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在充分借鉴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城市经验基础上,初步制定了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组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
拥堵费一旦开征,汽车就可能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首先得看看自己的腰包。对于北京市民尤其是司机们来说,他们会持什么态度呢?
如果真的开收拥堵费,怎么个收法? 收多少? 这是个问题。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王丽梅认为,如果开征就得让大家有点心疼才能有效果。
那么到底额外支出多少能让车主们每天考虑一下要不要开车呢?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私车司机。按月计算:300元及以上(3位)200元左右 (10位)无论多少都不愿意(6位)无所谓 (1位)
北京对于拥堵费的讨论始于2010年“世纪大堵车”之后,当时曾进行过一番关于是否要收拥堵费以“治堵”的讨论,不过之后没有了下文。2012年冬天雾霾大爆发,2013年9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将治理重点直指机动车排放。“征收拥堵费“一事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不过依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实际上,拥堵费之所以迟迟没有推出,就是因为每一次提出来,争议都一直在持续,无法弥合,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拥堵费的讨论中,有专家认为:拥堵费指标不治本 只能影响价格敏感车主, 而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直言斥责“拥堵费是 “用交通灾难发财”,甚至连标都治不了!”
直到2015年,有机构监测分析报告称:2014年北京的PM2.5来源解析显示,机动车排放占比约1/3,为PM2.5本地来源最大头。去年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500万辆,年排放污染物近70万吨。空气污染与拥堵两个问题在机动车这一点上有了交集,促使北京市相关部门下了决心。 去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态,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
而为了解决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问题,这几年北京先后推出了提高停车费、尾号限行、车牌摇号等方式来减少路面压力和控制车辆增长速度,但城市交通状况依然在继续恶化。拥堵费作为解决拥堵问题比较靠后的一个选项如果真要推出, 需要回答更多的问题:1、征收拥堵费的合法性在哪里?2、能否达到治堵的效果?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怎么办?3、公共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效率、道路规划设计能否跟得上?4、公平性问题如何解决: 公务车会不会征收拥堵费?城内的私家车如何征收? 5、 哪个部门收?收到的钱怎么花?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治理大城市的拥堵问题必须综合施策,靠某一项措施是没有用的,征收拥堵费即便作为一项暂时的、阶段性治标的措施要推出必须非常慎重。最终还是需要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公交环境来吸引市民主动使用公交才是上策。
【延伸阅读】它们这样收拥堵费
■新加坡:驶入控制区每次收费2至14元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 家,1975年就开始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域征收“交通拥堵费”,除公交车辆外,驶入车辆都要缴费。按照不 同路段、时段、车辆种类,收费标准为0.5新元/次至3新元/次(约合2元至14元人民币)。当车辆经过电子收费系统时(如图),收费器自动扫描与车牌号 唯一对应的读卡器扣费。越是拥挤的路段、越是高峰期收费越贵,同样是小汽车,私家车辆比出租车收费贵。有些路段按季节进行收费,比如通往学校的路段,学校 放假期间停止收费,待开学之后重新开始收费。
■英国伦敦:驶入特定区域收90元拥堵费
伦敦自2003年开始征收拥堵费,划定区域约为20平方公里。收费区内设置了大约800个摄像头,专门识别车牌号。根据规定,周一到周五早7点到晚6点半间,驾车进入这一地区的司机每天必须缴纳10英镑(约合90元人民币)拥堵费。
■瑞典斯德哥尔摩:进入市中心须交8至16元
200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决定对进入市 中心的驾驶者试行收取拥堵费。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外,每天上午6点半至下午6点半,驾车进城或出城时须支付 10至20瑞典克朗(约合8至16元人民币)不等的拥堵费。具体金额要根据不同的时段收取,但每天最多不超过60瑞典克朗(约合48元人民币)。自行车、 紧急车辆、特定商用车以及国外牌照的汽车不在拥堵费征收对象中。目前,68%斯德哥尔摩人步行或者骑车上班。
(编辑:顾昉冉)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