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世界第一大港,每天迎来送往超十万集装箱。海运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超过85%,但10年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却被一个个塑料筐给困住了。
12年前的海关报关大厅,报关员们赶在截单前最后几分钟,递送装在一个个筐里的审批材料。虽然当时,“分类通关改革”等已开始试点推广,但“敲章印戳”仍是大部分企业 跨境物流中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
“十年前,报关的现场以及报关的查验,这完全是不同的组织架构部门。”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键2002年入行,对十年前的报关景象依旧记忆犹新。而“改变”源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出现的一个“窗口”。“设立‘单一窗口’,我感觉还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为整个通关体系的便利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王键说。
所谓“单一窗口”,指的是贸易和运输企业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一次性递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和电子数据,口岸监管部门也通过这一平台反馈审核结果,并在各部门间达成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
2013年12月,WTO在巴厘岛会议谈判中 达成一揽子协定,将“单一窗口”列为贸易便利化协定的重要条款。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企划部经理潘小东带着团队和企业、监管部门一点一点打磨,简化流程、合并同类项。
此前,企业在申报 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手续时,需花费两天左右,向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四部门分头申报,录入条目多达1118项。其中,不少基本信息都是重复录入,多部门多头管理。那么,不同部门间的信息系统能打通吗?
在潘小东眼里,从0到1的过程没有捷径可循。“每套系统有每套系统的标准,这个时候以谁家的为准?其实中间有大量的讨论在里面,这个是没办法,只有笨功夫。只有一条路:磨!”
就是靠着“磨”,成堆的纸质表单,被大家一项项整进平台。12-24,自贸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启动,当年6月在洋山上线测试运行。
12-24,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正式上线。与“船舶申报”有关的1118个填报数据,已被集成为388项、一单四报,平均申报时间从2天缩短到2小时;“货物申报”数据项则减少三分之一,平均申报时间从1天压缩到半小时……
随着功能不断升级,如今,涵盖16大板块、66项特色应用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服务超过60万家企业,支撑起全国超四分之一的进出口贸易量。一个“窗口”引发的通关变革,也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溢出,在国内各大口岸演绎出不同的地方版本。
(编辑:王岑峰 刘奕达 王卫)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