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016》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研究员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大半年完成。课题组通过分析比较港澳台与内地294个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以及港澳与内地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及与理想城市的差距,勾勒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和区域分化现状。
报告显示:2015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倪鹏飞介绍,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
而2015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的十强城市分别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门、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和青岛。
在可持续竞争力的六大分项里,香港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和全域城市三大指标均位居榜首。与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布较为相似,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仍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十三五”开局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上述三大城市群将继续担当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
城市竞争力越强 城市病越重
报告显示: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数的前十位,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适当的南通、大连、徐州、苏州等“城市病”程度相对较低。
报告所构建的城市病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在交通拥堵、房价过高、环境污染、看病度等指数。利用统计数据,对全国38个主要大城市的城市病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深圳、北京、杭州、温州、广州、济南、上海、西安、佛山、石家庄依据严重程度,分别排在第一到第十位。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
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报告指出,北京市堵车最严重,高峰平均车速仅为22.61公里/小时,上班族高峰时段用时为畅通时段的近2倍。
在空气污染指数上,石家庄位居首位。报告认为,近年来,京津冀、华南、成渝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前十名里,北京排名第6,北京市是唯一进入“空气污染指数”前十的一线城市。
在房价收入比指数里,温州位居首位,房价收入比为17.563;北京排名第二,房价收入比为14.872;深圳排名第三,房价收入比为14.479。报告认为,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较高。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大城市正进入‘城市病’的多发、爆发期。但另一方面,这些年城市间竞争力在总体收敛的表面现象下面临深度分化,分化的同时出现了固化现象,城市间“马太效应”凸显,而人口流向成为新风向标。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城乡二元体制有关,但破解却并非单一政策可以达成,目前的户籍制度改革还远远不够。
西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变异指数最高
从全国六大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区域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异系数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变异系数最高,而西北地区的变异系数最低。
从全国各大区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均值比较来看,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区域排序依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与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格局不同的是,均值水平最低的西南地区,其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却高居全国六大区域之首,并高于全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其他区域的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排序依次为西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
城市综合竞争力由东向西递减,竞争力变异系数则是由东向西递增,这恰恰说明,中、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可能空间更大。为此,报告建议:应以“经济竞争力强、社会凝聚力强、环境永续力强”为目标价值,放开对大城市的限制、差异化发展小城镇,重新构建中国城市格局,构建“集群化、哑铃型、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体系。
(编辑:余寒静)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