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身体不适的紧急情况
拨打120
但救护车到达后
担架却进不了楼栋门洞!
甚至人去世后,
遗体也没法用担架抬出去……
沪一小区居民
多年来都遭受着这样的困扰
家住龙华路2381弄14号的茅先生,
最近通过《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
↓↓↓
他家门洞位于小区内的最后一排,
一楼门前唯一的公共通道特别窄,
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像下雨天,打伞就很不方便,万一发生火灾,一幢楼24户人家要想及时疏散也很困难;而反映问题的茅先生两周前因为脚肿难以下地,叫120就医,竟然发现连救护车上的担架也进不了门!茅先生说,因担架进不了门洞,最后,只能单脚跳上担架。
120担架的长度是2米,宽度是60厘米,记者现场也搬来一张长度1米7、宽度60厘米的行军床,现场试验,但搬出来时却被卡在了14号楼门洞的转角处。
茅先生告诉记者,
十多年前楼内一位老人过世,
还发生过
遗体无法抬出门洞的尴尬事。
茅先生 求助人:
我听隔壁阿姨讲的,当时邻居去世,殡仪车过来,上去的时候,是把担架收起来,竖的拿上去的,下来的时候,转弯转不过来,最后没办法,是两个人把遗体抱起来竖起来,再转弯,转出这个弄堂。
究竟这个公共通道
窄到什么程度?
坊记也实地进行了试验。
记者 计青牧:
最窄的地方就是这个水表和这个墙这边墙的距离,只有80多厘米,在我的右侧都是这一栋楼的居民厨房间,在我的左侧,就是个公共墙,这墙属于我们隔壁小区——东航小区的一堵墙,在这里,如果你想打一把伞,可能都很难。
居民:送我孙女去上课,撑把伞,给她撑,我就淋得溚溚渧,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事情(怎么办)。你看这么小的地方,你说怎么走,我们实在没办法。
居民:如果着火呢,大家都拥挤下来,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下来。
茅先生说,
为了这个通道狭窄的问题,
居民们没少反映,
却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茅先生 求助人:
我之前和信访办反映过2次,要不没回答,要不就说是历史遗留问题,没有下文了。
记者从小区居委会了解到,
龙华路2381弄小区建于1967年,
14号门前的通道原先没有这么窄,
但90年代成套改造后,
通道变窄了。
宛三居委会 党总支书记 王诤:
造的时候,是煤卫合用的,在1990年的时候,为了改善煤卫合用的情况,对这个房子进行了旧房改造,所以这一块地方,由原来的通道,变成了居民的厨房间和走廊。
记者现场测量后,
扩建部分宽约2米,
扩建之后,
居民楼与门前围墙之间的距离,
最宽只有1米多。
属地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打伞和消防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加装雨棚和烟感设备解决,但是担架进出问题,受制于场地宽度,还需实地调查测量、才能确定是否有改造可能。
枫林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 康胤:
目前是由于现在的地理环境,现场情况我们会进一步跟区里的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协调讨论,看看有没有一些改造和微更新的可能。
这个狭窄的公共通道,
不光是打伞不便、走路拥挤的问题,
在危急情况下,
可能成为“生命通道”的阻碍。
希望属地相关部门早日解决,
还居民安心,
小坊也将持续关注。
记者:计青牧
摄像:高原
编辑:李丽洁
视频:小门耳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