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就在不久之前,人们买菜还都是去菜场。菜场里每天变动的行情、喧闹的讨价还价声、热络的“嘎三胡”场景,可以说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上海人记忆的长河里,还出现过一种叫做“自由市场”的事物,它指的不是经济学上的自由市场,而是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遍布各条小马路的露天菜市场的俗称。在它之前有那么几十年,人们需要凭证凭票地购买定量的东西。“自由市场”出现了一阵,然后又默默消失了。
再往前追溯,我们来看一看最早上海菜场的雏形。
19世纪中期,上海老城厢里的居民买菜、蛋、豆制品等日常所需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每天早上的集市,或者走街串巷的小贩。清晨,近郊农民把这些东西运到集市上出售,而零散的小贩的时间就不那么固定,走到哪儿卖到哪儿。除此之外,街面上还有一些肉店、蛋铺、腌腊火腿庄和鸡鸭鱼行,以及前店后场的豆腐筋粉作坊。
有意思的是,这些店面和街名也有关系。在上海地图里的老城厢一带,可以看到诸如“外咸瓜街”、“面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以小菜命名的地名。
当时在县城内外沿黄浦江及城隍庙周围的闹市区小东门、光亩地(今露香园路、大境路交会处附近一带)和小桥头(今凝和路)一带集市贸易比较兴旺。这可以说是露天菜场的雏形了。不过当时还没有“小菜场”这个概念。
19世纪后期的上海某处菜市场。关于拍摄地点有争议。一说是虹口三角地菜场前身。另一种观点是宁海东路菜场最早的影像。根据同组照片推测为菜市街(宁海东路在法租界时期的名称)。但无论位置何在,这都是上海规范化菜市场最早的景像之一。
早期的菜场有这么几处:
一、中央菜场
上海正式开埠后的1864年,英国商人汉璧礼与一位法国神甫拉波尔德里,经法租界市政机关公董局批准,在洋泾浜边(今宁海东路东端一带)空地上搭了几个大棚,命名为“中央菜场”。
小贩进这个菜场摆摊需要付租金,由于当时市民没有上菜场的习惯,小贩也不愿缴租金,不到一年这里便关门停业了。
二、东荒场菜场
当时盆汤弄(今南京东路山西路)一带摊贩较多,常被租界巡捕拘罚。于是在1870年前后,有位富人杨子京出于怜悯,捐资在一块空地上用芦席盖起一个菜场,称为“东荒场菜场”。
南京路盆汤弄(现山西中路)口
后来市面兴盛,租界当局又在荒地对面杨子京的另一块基地植石柱、盖铁皮,允许菜农设摊。此后杨子京把之前的那块用地捐给当局,工部局就以木板盖成一个菜场,在里面设摊的人每月缴捐1银元,这里称为“西荒场菜场”。
这个菜场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因翻造里弄住宅才迁到福州路浙江路。
1930年竣工的四马路菜场(现福州路浙江路口),其前身就是东荒场菜场。由工部局出资73万银元建造,设有电梯冷库等设施。
三、杨树浦太和街菜场等
1900年,英国教会出资建造了杨树浦太和街菜场,为砖木结构;
老城厢的唐家湾菜场,木结构人字形梁架,上覆小瓦下支石礅;
唐家湾菜场
1910年的松潘菜场,铁皮棚架结构;
以及爱而近(安庆)菜场,
哈同菜场(安义路,当时为大地产商哈同产业),
西门(顺昌路)室内菜场。
西门菜市场外景,可以看到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1900年前后的三角地菜场
19世纪后期,租界工部局先后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修筑了文监师路、汉璧礼路、密勒路(今塘沽路、汉阳路、峨嵋路),这三条路相交处形成一块足有10亩的三角形土地,被叫做“三角地”。
几位英国人就在这“三角地”建立了一个叫“飞龙岛”的游艺场,这也是上海出现的第一个综合性游艺场,主要游艺就是“滑车”——在一幢楼房与平地之间设有一定坡度和呈波浪起伏的铁轨,轨道上安装滑车。滑车由高处向低处下滑,在波浪形轨道上起伏,对当时的人来讲确实是一种有惊无险“好白相”的东西。
过了几年,滑车的设备陈旧破损而得不到维修和改造,还时常发生滑车倾翻伤人的事故,于是被勒令停业。这块空置的“三角地”就渐渐成了一个露天的菜场。
1890年,随着虹口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于是工部局在“三角地”搭建了一个颇有规模的木结构室内菜场,这就是著名的“三角地小菜场”。
1916年,工部局又将菜场重建为二层(部分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为蔬菜市场,二层为鱼肉副产品市场及罐头包装食品柜,三层规定为各种小吃点心店。可见那个时候的人已经有建造综合性公共活动场所的概念了。
20世纪50年代,三角地菜场里的职工在把蔬菜分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三角地菜场”始终是上海滩占地面积最大,经营品种最全,服务设施最到位的室内菜市场。“三角地”也成为上海著名的地名和菜市场的代名词。
20世纪80年代的三角地菜场
20世纪早期的舟山路菜场,右侧可见华德路监狱(提篮桥监狱)外墙
20世纪20年代起,多家西式的大中型室内菜场陆续建起,有三角地、铁马路、八仙桥、白克路(凤阳路)、马力斯(老大沽路)、四马路(福州路)、西摩路(陕西北路)、大自鸣钟(西康路),以及辽阳、八埭头(平凉路)和唐家弄(福北)等10多个。
另外,上海银行、中央信托社和陶桂记营造厂也分别造了大成(新闸)、西宝兴和虬江菜场。这些菜场都已经是钢筋水泥结构,楼面有2层、3层,底层有柱无墙,四面架空,顾客可从各个方向进出,购买方便。
建成后,租界当局张榜招租,菜场内按3×3或3×5尺规定摊基,每只摊基收租金银元若干。在建造室内菜场的同时,自然形成的露天设摊处也划定地段,规定摊贩申请执照集中固定营业。较著名有“菜市街”(宁海东路)、麦琪路(乌鲁木齐中路)、巨赖达路(巨鹿路)、嘉善路、徐家汇(今华山路)、安义路以及诸安浜等马路菜场。
20世纪30年代,彭泽路河南北路口露天菜场
1946年,航拍的八仙桥菜市场,现龙门路淮海中路附近
1956年,福州路小菜场(四马路菜场)门口等候的市民
上海另一知名的西摩路菜场1929年落成时的外景,位于西摩路(今陕西北路)286号。1946年更名陕西北路菜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拆除。
20世纪80年代的陕西北路菜场外景
20世纪80年代,巨鹿路菜场里的肉摊
这些小菜场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小孩子认识世界的眼界也是从菜场开始的。
那时候长乐路一带的居民要买菜,要么去成都路,要么去巨鹿路。这一带前后挨着两个喧闹的菜场,一个在大沽路,一个在成都南路。如果是在长乐路上小学的小孩,需穿过延安路,一过马路,就毫无过渡地进入了一大片拥挤的菜场,很脏,很臭,地上永远黏嗒嗒沾满清晨的湿气、家禽的血水以及掉落的菜叶。人们或推自行车,或拎小菜篮在当中挤来挤去。跟着父母逛的时候,大人挑菜总是很专注,小孩就可以尽情观看菜场里或鲜活、或垂危的生命。
巨鹿路菜场的活鸡摊点
虽然每天来回看的内容大同小异,菜场还是不容易让小孩生厌,因为可以看见活的鸡、鸭、鱼,甚至鸽子、兔子,这对于在大城市的小空间里长大的他们来说,是一种陌生的野趣。
大人买菜的时候,小孩静静地站在一边看,摊贩当了他们的面杀鸡宰鱼,他们缩着鼻子,小心地呼吸暗暗抵挡那股血腥气味,并紧张又无法抗拒地观赏着,那种情状跟看大马戏时的刺激是一样的。比较让小姑娘害怕、吓得背过身去的,是宰杀黄鳝,那种黏稠蠕动的生物体,有一点点像蛇。上海人爱吃鳝丝,却也有不少人受不了它的腥气,一点都不吃。
巨鹿路菜场与成都北路菜场呈直角相交,向西面伸展下去,规模更大,而且带绿色塑料布顶棚,即便是下雨天,人们也能安心地买菜。当年在那里卖菜的,好多都是居住在附近的上海人。于是顾客与菜贩是近邻,这情分就不止讨价还价了,除了做买卖,还可以家长里短地“嘎嘎三胡”。菜场,不仅做买卖,也是人和人交流的一个场所。
(来源:申知沪志)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