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全盲的视障者,每天要换乘三次地铁、一次公交,独自上班和下班,通勤往返需要五小时。你敢想象吗?
而这恰恰就是先天全盲的小伙子朱浩的日常。他的家在金山区,公司位于浦东新区的源深体育中心附近,两地开车相距74公里。“每天下班,就像是一次游戏通关。”朱浩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工作日的晚上六点,是朱浩的下班时间。从地铁源深体育馆站进站,看看新闻Knews记者全程跟随朱浩走了一遍两个半小时的回家路。
地铁站内虽然有盲道,能很好地帮助身处黑暗世界的朱浩判断方向,但在人流最为密集的下班高峰期,朱浩这一路仍然充满了挑战:如果站内有弯道,靠墙行走常常会和相向的人流在转角处对冲;其他乘客如果低头看手机,也会不慎撞到他;排队上车时关车门的警报已经响起,朱浩不敢上车,但身后不知情的乘客还在推挤着他向前;出站之后,他还会碰到盲道被停车占道,甚至有对向来车的情况。每到一个换乘点,朱浩都要凭借听到的自动扶梯声、人流声、地铁进站声来判断自己应该去向何处。
坐上回金山的公交车,朱浩的神情明显松弛了很多。在途中,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段通勤路线自己走了7个月了,已经在脑中“绘制”出了整个换乘路线的图形,哪里转弯、哪里下楼,这些都已经刻在他的脑中。每一个在途中听到的声音,都能帮助他判断方向。即便仍然有遇到危险的可能,他也并不害怕。
“有一次在车厢里听到一位父亲教导自己的孩子给我让座,他让孩子先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忙,再问需要什么样的帮忙。然后小朋友就过来拉我的衣角。那个时候感觉心里很温暖。”路途中时常遇到热心的乘客,这也让朱浩非常感动。
为了熟悉环境,朱浩还会专门挑有空的时候独自乘坐不同路线的地铁和公交。时间长了,连母亲进城的交通线路都是朱浩帮忙规划的:“在哪里坐车、怎么换乘,都是朱浩教我的。”
独自出行扩大了朱浩的活动范围。他希望自己像健视者一样也能自由自在地出游。为此,他专门在周末订了一张去往杭州的高铁票。朱浩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国内的铁路客运有一项非常方便的“重点旅客服务”,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重点旅客都可以提前12小时以电话或网络的形式预约这项服务。出发地的高铁站、乘坐班次及目的地的高铁站都会为重点旅客提供引导上车和出站等服务。跟随朱浩的行程,我们也感受到了无缝衔接的引导:在上海虹桥站、高铁上、杭州东站站台、杭州的地铁站,朱浩每到一处,就有专人前来接应引导工作,为朱浩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西湖畔,朱浩听见潺潺的水声,他打开手机,借助手机的无障碍辅助功能,为自己留下了一张开心的自拍照。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次旅行这么顺利,我觉得我下一次的出行已经可以计划起来了。”
回忆起小时候,“只要一出门就要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心跳都很快。现在我能走得这么顺利真是超出想象。”而如今,城市日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越来越方便的无障碍设施给了朱浩独自出行的信心,更贴心的服务也让他感受到了城市给予视障群体的关爱。街边也有很多帮助朱浩确定方位的声音和气味:有开关门音乐的是便利店,闻到浓郁的鞋油味就知道修鞋铺到了,经过早餐摊一定会闻到香气扑鼻的食物……朱浩表示,提升方向感的过程就是记住这些声音和气味的过程。
不过,在日常出行中,朱浩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其中就包含了过马路。“目前大多数路口的红绿灯都没有安装音响提示。如果车流量很大,我还能勉强通过车流来判断。一旦没什么车流声,我就真的完全不知道此刻究竟是红灯还是绿灯,只能靠好心的路人带着我走。”另外,路上铺设的盲道常常被乱停放的自行车、电瓶车甚至私家车占道,这也让朱浩非常伤脑筋。“希望每一个路口都有根据红绿灯的情况变换节奏的提示音,也希望大家停车时不要占用盲道。”
那么,朱浩是如何练就这种独自出行的本领的?这项技能,是每个视障者都能掌握的吗?关注看看新闻Knews,我们将继续带您走进视障群体鲜为人知的世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抒灵 李响 编辑:老徐)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