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当下,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热词是什么?那就莫过于“上楼”了。今年上海两会,不少代表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上海要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产业综合用地等土地混合利用新模式,打造工业上楼智造空间1000万平方米。
什么是“工业上楼”?可以理解为,将传统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楼层的垂直化空间中。我们都知道,上海的产业发展空间一直面临着土地资源的紧约束,但上海又提出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高于25%这一刚性指标。既要突破寸土寸金的土地瓶颈、又要实现寸土寸金的经济效益,如何破题?上海开始“向天要空间”。
当然,并不是所有工业企业都适合“上楼”。相比之下,“轻生产、低噪音、环保型企业”更适合,所以“智造型”企业是主要方向。比如,上海“工业上楼”示范项目——蓝帆医疗项目,就是要在占地仅44亩的土地上,研发生产心脏瓣膜等高端医疗器械,正在建设中的四栋建筑,将实现研发、生产、办公等多种功能的物理集聚。再比如,金桥产业园在金桥南区开辟出了专门地块,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产业等率先“上楼”,在单栋工业厂房中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
去年9月,上海推出《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最大亮点就是明确,充分尊重产业规律和企业意愿,按实际需求确定项目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简单来说,当前上海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只有零点几、一点几,但未来,按照产业实际需求,完全有可能突破3.0、4.0甚至是5.0,从而使低效用地升级成高效用地,低端产业迈向中高端产业。
市人大代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建龙表示,“工业上楼”可以让生产流程、产业上下游衔接起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无论是产品运输、还是线路,都会大大缩短。此外,“工业上楼”也能让一些配套空间实现共用。
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智造空间”建设,力争三年内推出3000万平方米,这是上海定下的目标。作为工业智造的主战场,上海各郊区从去年起就纷纷开始行动,摸排区内符合条件的产业空间。这些空间有望告别低端产能,实现面貌一新。
市人大代表、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曲峥结合园区情况告诉记者,他们在对相对容易实现“工业上楼”的产业进行梳理,当前主要聚焦新拿地企业,看看他们是否有“工业上楼”的可能,或者厂房面积容积率是否还偏低。如果有企业符合相关政策条件,园区会有专员一家一家地去给企业推广这个政策。
曲代表还表示,“工业上楼”相关政策仍存在一些空白处,比如现在的路径、流程,还不是特别清晰。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希望有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明确政策。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园区内那些新拿地的企业率先进入“工业上楼”的政策通道。
面对接下来一年的“工业上楼”工作推进,市人大代表、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张义表示,2024年上海将继续完善工业上楼的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申报审批的常态化通道,加强产业目录和设计指引的宣介,引导企业对标高、轻、净的要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跟踪服务已认定的优质项目和新申请的优质项目。
通过推动更多科技含金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楼”,使它们成为工业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而“工业上楼”带给上海产业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陆周杰 屠佳运)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