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疫情告急之时,我国做出建立启用方舱医院这一关键之举。方舱医院建设快、规模大、成本低,是解决收治这一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更是举国战“疫”期间托举起生命的方舟。
12-26,在武汉解封之日,东方卫视将于22时黄金时段推出纪录片《生命·方舱》。
该片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拍摄,全景式记录了武汉方舱医院从决策到收治、运维,再到3月10日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的全过程。作为破解“一床难求”困境的应急之策,建立方舱医院在新冠肺炎防控这场战“疫”中起到了关键转折作用,“关住了疫情的水龙头”,是中国医学救援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举措,更会在整个武汉抗疫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命·方舱》采取多视角口述的方式,叙事的语态,故事的整合别具一格。选择由核心的事件亲历者自述,他们分别是医生、记者和患者。即华山医院的马昕和包丽雯,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黄伊罕和陈瑞、新冠肺炎患者阿布,从各自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他们所亲身经历的方舱故事。
“第一次来到这个场馆,情况很复杂,这是一座体育馆,人员的入口出口,跟我们医院院感的入口出口,流程非常不匹配”,这是华山医院马昕对方舱医院的第一印象,“这么大的一个医院,所有人都没有见识过。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冲击。”
“大家都说疫情可能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世间的百态。我们只要在患者面前一晃,他们就心平了。很多的治疗不在于我给你了一片药,或者我给你静脉输了液,而是我们可能每一句话,每一种身体语言给他鼓励。”医疗队包丽雯的观察体悟和回忆性描述,犹如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方舱里的气氛,“穿上全套防护装备30分钟,我的护目镜就起了雾,呼吸在N95口罩的保护下,再怎么喘气也觉得缺氧,必须省着使用防护服。目前的情况下,每一件防护装备都非常的珍贵。”
纪录片《生命·方舱》同时也展现出上海媒体记者不畏艰险、敢当使命的精神和斗志,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黄伊罕和陈瑞,12-26出发,12-26回沪,在武汉深入一线的57天时间里,发回100多条电视新闻,50篇新媒体视频日记,进行30次出镜连线,制作50多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同时兼顾纪录片素材拍摄和累积,7*24小时的拼命工作,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我们的医护和这座城市的人民,一起经历的恐惧与无助,乐观与温情。
由于前线防护需要,记者进入到方舱内部进行了不停机拍摄,摄像机的景别也无法变焦。后期编导邢维和幻维的同事们一起进行了细致的再加工,不放过每一小段精彩的几秒钟。同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画面对方舱的立体化进行补充,丰富纪录片内容。患者阿布是疫情期间在互联网端比较活跃的up主,联系她获得方舱20多天的自拍画面,构成患者故事;从互联网端和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澎湃等媒体搜集整合了疫情期间很多背景资料。最终,呈现的《生命·方舱》是一个全景性的、生命气息浓郁的方舱影像纪录。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