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译成今天的白话文:
在酒席边,唱的是小令,我见到了一位意中人。银灯把她映照,只一曲轻歌,便显出妩媚娇娆。在歌声中醉倒,谁能认为遗憾产生悔恨懊恼,歌声停歇了,带着余音归来,酒意还不见微消。
春天如此静悄悄,春夜如此漫长,迟迟不见破晓。仰望碧空的游云,难道它跟楚国宫殿一样地天远路遥。做个梦吧,只有梦境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框框条条,这是梦,还是真,反正我踏着满地杨花走过了谢家的小桥。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偶然见到意中人,她在银灯之下,作者一见倾心,却难以更进一步交往。作者回到家中仍然念念不忘,但是这位歌女的身份与一般歌女不同,作者没有可能在歌宴之后与其再见,这对作者来说是非常痛芳的事情,在这种痛苦的单相思中,作者饱含深情创作了这首词。
起句写酒宴初遇。“尊前”点出了相遇之地。这里以“玉箫”代指意中人、心上人,“银灯”,表明这是一次灯火辉煌的晚宴。“一曲太妖娆”,写出心上人色艺出众,也体现了词人对之由衷的倾倒。“妖娆”前一个“太”字,更见词人倾慕之态,由此而生发出下边几层意思来。
在她优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显然谁都不会感到遗恨。在她唱完之后,余音在耳,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个字,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表面看来,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畅饮。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美酒,清歌,丽人,三者皆集于此地此时,令人为之醉倒。一个“醉”字,情韵悠长,对下片写的春夜梦寻也起到提引的作用。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词人醉得实在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其实,“未消”的不仅是酒意,而是见到意中人时产生的绵绵情意。两句实中有虚,落笔沉着而用意深婉。
如果说上片是写艳遇之乐,那么下片则是写归来相思之苦。词人热切想望的人,跟那碧云无尽的夜空同样的遥远。“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
与上片短暂的欢娱形成强烈对照。“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阻隔,要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三句写宴罢归来的刻骨相思,“梦魂”二字,是全词中最精彩之笔。人生经常处在桎梏之中,人们总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思想却是自由的,词人尽可以去恋慕相思,而比思想更自由的是人的“梦魂”,它无拘无束,任意游行,去“实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一切,去追寻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欢乐。
全词两种场景,两种气氛,由宴集之酣畅到孤眠之清寂,以温馨的现实比衬飘忽的梦幻,先实后虚,意趣幽缈,余味不尽。
编辑: | 陈茜 |
责编: | 李珉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