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即将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正式向观众开放,展览中有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这不仅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球仅此一站。这一重磅大展到底有哪些亮点,一起先睹为快。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拉美西斯二世,一尊尊古埃及不同时期的法老雕像,带领观众走入“法老的国度”。此次登陆上博的788件古埃及文物,均由上博携手高校专家团队像“星探”一样,从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角度自主策划,并赴埃及多家重点博物馆精心挑选而来,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国内观众对于古埃及文物的一些刻板印象。
展览首席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颜海英介绍:“就是想给中国热爱古埃及文化的人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介绍,把埃及历史重要方面都做一个重要科普。”
展览的第一部分,堪称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通史。除了大家熟知的彩绘人形内棺,还有不少值得品味的展品。像这个与罗塞塔石碑很类似的石碑,上面多语言的铭文,记录了当时贵族向神庙捐赠的一段历史。
瓦赛赫项圈则用鹰神荷鲁斯的头做装饰,精美异常,被放置于公元前第十二王朝一位公主木乃伊的颈脖处。“埃及出土文物里,这种首饰保存下来是非常少的,古王国的时候,国王是通过金字塔来彰显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到了中王国,权力的彰显不是巨大的建筑,而是这些精美的奢侈品首饰。”颜海英介绍。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个从未有过的惊喜。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古老墓地萨卡拉的考古成果,在上博做了首次系统陈列。“萨卡拉的秘密”展厅汇集了233件从萨卡拉遗址最新出土的文物,可以说,埃及政府是破例把这些尚未完成考古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在从考古遗址现场稍做整理后就直接送到了上海博物馆,进行全球首展。
当年,在萨卡拉遗址曾发现一座修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猫神庙遗址。这次,被麻布包裹的猫木乃伊、猫坐像、猫头雕像,就从遗址直接来到上博,展厅也被打造成了猫神庙的样式。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研究院薛江介绍:“都是猫木乃伊,古代那个时候也有作假的,他们会用石头块填充到里面把它包扎起来,这些东西也有发现,但我们借来了严格做过X光的完整的动物尸体。”
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表示:“我们看到像门廊、亭子一样的建筑,其实它是有完全考古依据,我们请埃方也提供了遗址里彩绘的图。”
萨卡拉遗址中,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彩绘人形棺,光是脸的颜色就有十几种。像这尊人形棺,脸部的绿色就象征着传说中死而复活的奥赛里斯。而这次来沪的十具木棺,甚至都是策展团队亲自去古墓里一一挑选的。“从竖井墓吊下去以后,这些棺都在地下放的,还是保持原样,我们是有目的性地去拿一些有代表性的样本上来。”策展人薛江介绍。
穿过甬道,就到了图坦卡蒙的陵寝。这位年少去世的法老,其雕像面容平和、眼神坚定,而面对面展出的是其父亲埃赫纳吞巨像,表情却有些迷离。这一部分尽管只有35件文物,却讲述了3300多年前那个神秘时代的权力变迁。薛江介绍:“这个展厅主要讲少年图坦卡蒙祖孙三代在大变革期间所充当的角色,以及他们信仰改变和艺术造型样式发生的变化。”
埃及展因其举办的高难度,一向被国际博物馆界视为是“天花板级”的展陈。此前,我国也曾有多家文博机构多次与埃及方面商谈,但始终未果。此次,上博在经过了一年半的精心筹备后,才终于办成了这个古埃及文明大展。借展的文物数量、质量等都创造了历史。“这个展是我们双方精心策划的,有很多最新的学术研究在里面,文明互鉴也好,当我们具备一定条件的时候,这样的工作才成为可能。”策展人颜海英如是说。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也表示:“基于中国和埃及两国友谊的源远流长,特别今年又是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才促成了这么一次大展的成功合作。未来,上海博物馆肯定会有更多跟埃及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
本周五,古埃及文明大展就将在上博的人民广场馆与公众见面。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陶余鑫 |
摄像: | 张鹰 |
责编: | 顾怡玫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