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向社会开放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园,位于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上海张园,曾开风气之先,引领了老上海的时尚生活。而如今,这片百年石库门老建筑,正在探索:如何将未来城市功能,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保留相结合。保护与更新,能否在这片140多年历史的土地上兼顾?
在繁华的南京西路商圈后,藏着上海现存最为完整、种类最多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这里就是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的上海张园。建于1882年的张园,是晚清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不少时髦新鲜的第一次都诞生在这里。
上海的第一个载人热气球在这里升空,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还有第一辆自行车亮相,第一个室外照相馆营业。
20世纪初,张园被逐步改建为石库门里弄住宅,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园的历史在“七十二家房客”的烟火气中延续下去。
张园原居民告诉记者:“在张园住了48年多了,快50年了,没有煤卫,卫生间煤气都没有的,四个小孩,自己搭个阁楼,非常局促。”
厕所公用、房屋漏水发霉、居室空间狭窄;一间后厢房里,三代同堂蜗居几十年的,不在少数。张园昔日的辉煌成了窘迫,也成为上海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
2018年9月,静安区正式启动了张园地块的征收工作,这也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的城市更新项目。何谓“保护”、如何“保护”?张园的答卷是: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留下来的,不仅有建筑的骨干,还有历史风貌和巷弄肌理。在修缮更新的过程当中,石库门里弄里的一砖一瓦,被转移到了金山区的这个近3000平米的仓库里。
静安装饰第七项经部经理徐超元介绍:“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对这些构建破坏,所以要提前先把保护性构件拆除,异地保存好,等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回迁。”
跨越五十多公里,穿越半个城市,关键的保护性构件在这里经过清点、修复、上架登记,静待新生。透视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每一扇门窗都有一个“身份铭牌”货架上还有很多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跳出的这串代码,就是老物件的基因密码。未来,张园如何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离不开现在严谨精确的记录。“所有砖,都有部位、数量记录,为后续回去提供数据。”静安装饰第七项经部经理徐超元说道。
经过四年时间修缮保护,如今,张园西区已经重新恢复了公共空间的功能,率先对市民开放。东区也正在辗转腾挪,来创造超8万平米的地下空间,适应这座城市更新的功能性需求。“我们采用最先进的步履式平移把它平移到中间址的位置,然后腾出来的区域我们进行地下室的开挖,主要是为以后地下室的施工做准备,开挖三层的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商业、地下车库和地铁局部的换乘通道。”静安置业集团城市更新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刘峰称介绍道。
现在的张园西区,日均人流量2.5万人次,每逢周末节假日,带动周边商圈人流量较以往提升40%,茂名北路沿街商户营业额平均提升近20%。百年张园,见证了上海的城市进程,正从承载海派精神的老建筑,走向世界级文商旅地标。加速奔跑的时候,也不曾忘记从何出发。
张园的老居民说:“我们回到张园来,看到老的东西,就有一种情怀,张园情怀,如果说外滩是万国建筑,张园就是石库门博物馆,每一栋建筑都有它的故事,上海毕竟是有故事的上海,如果全部把它的过去抹杀掉,那么上海就不叫上海了,也不叫魔都了。”
(记者:刘逸然 乔楚 夏寅飞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