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外虹口、三角地,还有外虹桥、里虹桥、新虹桥……这些虹口曾经的地名,即使是老虹口也不一定清楚TA们的前世今生。今天就说说这些老地名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虹口鸟瞰
苏州河北岸,乍浦路桥以东地区统称。明代吴淞江(苏州河)改道,潭子湾以东改由宋家港(今潭子湾至外白渡桥河道)流经范家浜(今黄浦江东段)入海。嘉靖初年在此筑坝建闸,此坝因系吴淞江上第一道坎,称作头坝。
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中的“老头坝街”
20世纪40年代编辑出版的《上海通》在“沪城八景”一文中,认为八景之一的“吴淞烟雨”即是此处景色。清初编修的《上海县志》上也记载,“吴淞烟雨”当时明末清初头坝景色。
乾隆和嘉庆两部《上海县志》载有:康熙十八年(1679)二十三保(今虹口港以东地区)里民钱瑞、金章倡助建设“吴淞江头坝义渡”。后邑绅张锡怿见此渡口无屋,乃在南岸建亭为行人避雨所,名“代笠亭”。乾隆四十五年(1780)吴惟德重修,易名“咸宜”,后圮,其子吴大成迁建北岸,仍用旧名。
渡口设立后,头坝向北出现小路,此路即后来的头坝路前身。又因苏州河河面日渐狭窄,亭址与河岸的距离也渐渐扩大。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近处筑有桥梁,头坝义渡乃废。后苏州河大水泛滥,河上飘来木雕神像,近处居民改亭为庙,供奉神像。60年代拆庙毁像,但原来4根石柱仍竖立在头坝路南端附近,另有界碑石2方。90年代头坝路天潼路以南路段拆除,北段新近也已动迁完毕,至此,头坝遗迹彻底消亡。
头坝路门牌和原路南端界碑
里外虹口位于虹口港南段两侧。同治《上海县志》云:“内外虹口市,县东北五里,道光间渐成市。”按内外虹口市又称里外虹口,有二说:一说以里虹桥(即汉阳路桥)为界,桥南为外虹口,北为里虹口;一说以虹口港为界,港西为里虹口,港东为外虹口,以后说为是。
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中虹口一带
19世纪90年代的虹口
虹口成为集市最早见于《上海县志》记载的为康熙十八年(1679)的头坝义渡和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代笠亭。嗣后,里虹桥东侧渐成集镇,出现虹口老街、沙虹旧街及东街三条街道。嘉庆《上海县志》上已有虹口镇之名。开埠后,1864~1866年工部局绘制的公共租界(虹口部分)图,标绘虹口港以西只有主要干道吴淞路;路西仅天潼路至今四川北路一段,路东有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及与其交会的武昌路、闵行路、汉璧礼路(今汉阳路)等路;虹口港以东仅百老汇路至元芳路(今商丘路)一段,这是“道光间渐成市”的轮廓。
里外虹口“渐成市”时,一批外国“冒险家”来上海就在百老汇路上开设洋酒店,诱拐中国壮年男女去外洋。一批流氓、赌棍亦聚于里外虹口开设赌场,引诱一些无知者上钩赌博,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因赌博输赢发生殴斗,当时清政府官厅不予严处。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里外虹口市”实际上已成为历史陈迹了。仅在今东汉阳路北、东余杭路南留下“虹口老街”的历史习称地名。
1918年"Map of Shanghai"中的"Hongkew Ka"(虹口街)
即东汉阳路219弄。又名沙虹老街、里虹口老街,简称老街。嘉庆《上海县志》已有虹口镇之名,19世纪末上海地图已标注虹口老街。当年虹口镇以虹口老街为中心,东侧纵向有沙虹旧街(今梧州路),横向有东街(亦称东栅街,今梧州路10弄、11弄)。
虹口老街南起东汉璧礼路(今东汉阳路),北迄东有恒路(今东余杭路),长百余米。据老居民回忆:抗战前此处商铺云集,沿街有豆腐店、肉铺各3家,酒店、切面坊各2家,饭店、面馆、茶楼(下午兼作书场)、糟坊、盐号、面筋店、咸鱼行、香烛铺、花带铺各1家,另有小学一所。据称,百余年前此地市面繁荣程度仅次于十六铺。
虹口老街
1937年9、10月间,老街遭日机轰炸,全街除3幢结构较坚固的建筑外,其余均化为瓦砾灰烬。现有房屋大部分是之后新建的。建国初期,此处尚挂有老街路牌,不久除去。现两侧均为居民住房,已无商店,与一般里弄无异,老街之名也仅在老一辈中口耳相传。
1910年《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中的三“虹桥”
即大名路桥一带。初名外虹口桥,简称外虹桥。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木桥。同治《上海县志》云:“外虹桥在虹口外”。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拱形公路桥。1943年桥名根据所在道路改为大名路桥。1976年改建。桥西堍北侧九龙路为3层旧式里弄房,南侧沿大名路原有著名的五湖海员服装商店,九龙路南端原为垃圾码头;桥东沿黄浦江原有外虹桥国际客运码头(上海港国际客运站)。
清末虹口外虹桥
如今的外虹桥只在原住当地的老一辈虹口人间流传着,随着虹口滨江开发的深入,未来的外虹桥一带将成为新一代的虹口名片。
即长治路桥一带。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876),原系木质,后改为石墩。《上海县续志》有称为中虹桥(系工部局改建后所称)。因居于里、外虹桥之间,故名。该桥梁所连接的道路名称在1943年之前曾称熙华德路,故当时此桥为熙华德路桥。后于1943年日伪上海市政府关于更改原租界内和越界筑路路名手谕及市政府训令(1943年8月-10月)更改路名为长治路,故此桥亦以路名标记注此桥梁名称为长治路桥。1976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组合3孔桥梁。桥东堍原有长治电影院;桥西过去多为各类五金商店,房屋多旧式里弄。建造外滩通道后,沿长治路街面拓宽,现桥面也较之前宽不少。
20世纪30年代的长治路街景
即汉阳路桥一带。桥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原称里虹口桥,简称里虹桥。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钢梁架桥,桥名根据所在道路改为汉阳路桥。该桥东堍南侧西安路原有虹口区环卫所一分所,沿东汉阳路南侧系2层砖木结构房屋,至今尚在,北侧原是汉阳路小学和保泰百货店;桥西堍南首九龙路为旧式里弄房,北首有供电所。现沿汉阳路两侧旧屋或已拆建为高楼,或正处拆迁中,尽管地境变化巨大,但里虹桥的称呼在老虹口心目中始终是根深蒂固的。
里虹桥即汉阳路桥今日风貌
即余杭路桥一带。桥梁曾名新虹桥、电灯厂桥,1912年工部局地图已标明有此桥。1943年桥名根据所在道路改为余杭路桥。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钢架桥。该桥西堍南侧有沪东供电所(即原电灯公司),北侧有旧时著名的久耕里,现为多层和高层结合的住宅区,称久耕小区;东堍东余杭路南侧为宝隆里,近旁有虹口老街,北侧有春阳里,为当地知名里弄。作为老地名的新虹桥,还在老居民之间使用,但似乎不如电灯桥名气响。
1910年《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中的“新虹桥”与“北新虹桥”
即海宁路桥附近一带。桥始建于19世纪后期,《上海县续志》称“四卡子桥”,《上海县自治志》称为“北新虹桥”。民国初期,鸭绿江路(今周家嘴路虹口港至商丘路段)延伸至此,此桥遂位于鸭绿江路上,故又称鸭绿江路桥。后海宁路自乍浦路径直通至吴淞路口与鸭绿江路接通,桥西的一段亦改称海宁路。该桥东堍以北不远就是老上海著名的屠宰场,即公共租界工部局宰牲场,上海人俗呼“杀牛公司”,后曾改作长城生化制药厂和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等,现今以“1933老场坊”广为人知。据称当年成群结队被赶着去“杀牛公司”的牛羊们路过四卡子桥时,总能在它们的眼角看见泪光。
建于1933年的工部局宰牲场
1918年“Map of Shanghai”中的“Hongkew Market”(虹口菜市)
汉阳路、峨嵋路、塘沽路之间,地形呈三角形,面积近7000平方米。这一带早于光绪十六年(1891)已有肩挑蔬菜小贩设摊经销,逐渐形成菜市,名虹口菜场。公共租界当局于1915年前在此间三角处建成钢筋混凝土平台一层菜场,嗣后在1923年复将西部和北部改建为3层,以地形特征命名为虹口三角地菜场。当时又为全市牛肉批发处,后以菜场为中心,汉阳路和塘沽路上有百货、绸布、服装、五金、刀剪、医药、粮油、南北货、食品、水果、烟酒、陶器、竹器、饮食等店,形成能满足附近居民生活需要的商业网点,闻名于市。临近菜场四周的汉阳路、峨嵋路、南浔路、塘沽路、吴淞路一带,因而习称三角地。
1923年改建的虹口三角地菜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室内菜场
20世纪90年代,菜场拆除建为商务楼宇,但三角地之称至今仍有沿用。现今虹口区标准化菜场多属三角地集团,三角地菜场分场遍布全区各处,也使三角地之名在虹口人心中始终烙下深深印记。
即东汉阳路、唐山路、商丘路口一带称谓,因该地有“小三角地菜场”,即商丘菜场而得名。该菜场有一5层钢筋结构大楼,系1978年与虹口区服装鞋帽公司合建。地下室600平方米为该场仓库,1~2楼为菜场使用。3~5楼为服装鞋帽公司所属工厂使用。该场今址,30年代为英国雷士德工业专科学校(校址现为海员医院)养马场。“八·一三”淞沪会战日军侵沪后,此间又作日军养马之处。在这期间已有菜贩在邻近商丘路中段、南端、西安路及马厂路一带设摊营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摊贩自筹资金搭建简易屋棚,称为元芳路(今商丘路)菜场。1956年始将商丘路中段、西安路与永定路各地段所设摊贩实行小联营。1958年组成了大合作,称商丘菜场。菜场所在地块近年已动迁。
拆迁前的“小三角地”菜场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的“沈家湾”
在吴淞路、武进路交会处一带,包含虹口消防支队。原为河道,系川洪浜一段,虹口港西侧,越斐伦路(今九龙路)租界工部局瓦筒堆栈(今虹口高级中学),西近虹口救火会。在救火会未建成之前,浜两侧沈姓宅基很多,称为沈家浜,因此处有一“U”型弯道,故又称沈家湾。
19世纪60年代此浜填平后,1867年靶子路以北兴建工部局医院。沿吴淞路东侧兴建长源里,贯吴淞路以西,填浜筑路为北海宁路。1900年上海电车公司成立,由北火车站至提篮桥的有轨电车,即由靶子路至吴淞路折向南至闵行路,折向东至熙华德路(今长治路)至提篮桥。靶子路转弯处即以沈家湾作为站名。至今尚有人称救火会一带为沈家湾,但沈家湾已无迹可寻了。
沈家湾救火会今昔对照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的“虹镇”
一般指虹镇老街、飞虹路和飞虹支路所形成的三角形地区及其毗邻地带。当时虹镇的具体地点在现在虹镇老街南端,长约0.15公里,后来由于集镇发展繁盛,又延伸到现在的飞虹路中段(即东自飞虹支路南始,往西至虹镇北街口止)。又虹镇老街与飞虹支路交会处称东栅口,虹镇老街与虹镇北街和飞虹路接壤处称西栅口。清咸丰年间,地区为集市中心,周围都是农田,农民出售农产品,买回日用品,均需到此集镇,本地人到镇上去称之为到虹浪去。当地居民仍可指出猛将堂所在飞虹支路菜场北面,随着市场的发展,集市逐步从虹镇北街向飞虹路移去,故同治《上海县志》载:“虹安镇,县东北九里今已寥落”。
经查原上海县城中心离本区原虹镇地区约距九(华)里,方向东北。故经分析有可能虹镇及虹安镇是一地二名,或是先期称虹安镇,后简称虹镇。虹镇在清朝后期属殷翔乡。据传镇的周围多庙宇、坟地,平时佛事频繁,上坟祭祖者络绎不绝,又是远道乡民通往县城必经之路。镇上设有茶馆酒铺、饭店等,市面颇为热闹,交易也很兴旺,成为当时殷翔乡较繁盛的集镇。上海开辟商埠后,络绎有客籍平民来镇一带搭棚盖屋栖息定居。抗日战争开始以后,虹镇逐渐衰落。但虹镇的名称至今仍被沿用着,如命名街道有虹镇街道(今并入嘉兴路街道)、道路有虹镇老街、虹镇北街等。
指东至飞虹路、南至沙泾路、西至安丘路(今瑞虹路)、北近天虹路。据传,约在清朝后期有陶姓者聚居于此而得名,后经逐步发展,填浜筑路,平地造屋,形成陶家湾、东陶家湾、西陶家湾等自然村落。陶家湾的北端,朝西方向通往沙泾港(分水庙),朝东流向虹镇附近水道,西陶家湾是水流的尽端。到民国初期仅有少数陶姓集居,日后又陆续外迁,今已无一姓陶的居住该处。后来只留下一条以陶家湾命名的陶家湾路。原来附近一带均为简屋集中区域,90年代改造后建起瑞虹新城居住区,陶家湾路撤销,地名遂湮没。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的颜家洼一带
位于四平路以西,大连西路南北两侧,包括玉田新村和大连新村一带。1944年,日商德康化学株式会社在此圈地办厂。1946年,西南部、东北部仅有10多户人家从外地来此搭棚,租地、开荒,以种菜谋生,后从山东、安徽,以及江苏泰州、泰兴,浙江宁波等地又陆续迁来不少人,至解放时已有近百户人家。整个颜家洼地区约20万平方米土地。后来的农药研究所处前为私人花园。
境内东北部有一碉堡,原系国民党在1947年所筑。有一条无名小浜,南通沙泾港,北连北沙港,浜上仅有2处设有2~3根条石的无名小桥,一处在今大连新村通至邮电新村处,另一处在今大连新村境内,甘霖中学后面。现小浜已逐段填平,小桥也已拆除。原河道处埋设下水道,大连新村南面尚存一段臭水浜为附近居民污水出水处,流入沙泾港。解放初,该处属玉田乡玉田大队,1958年后改属五角场公社工农大队第八生产队,住宅已近200户,后增至300多户。1958年在“黄泥头”建造了砖木结构的3层楼房116幢(玉田新村),另自1957年至1975年,国家在此建造了混凝土结构3—5层楼工房100幢(大连新村)。1980年后,新建曲阳新村,在玉田路南、北侧,扩建了玉田新村10弄并新建了玉田路311弄,与原玉田新村合为曲阳新村东南小区(现称玉田小区)。至今,原颜家洼约20万平方米土地绝大部分已建成新村,原居民也有2/3迁入新工房。原来的颜家洼已旧貌巨变,焕然一新。
清末北四川路横浜桥旧影
位于四川北路俞泾浦上,清代为宝山县境。由于河流从江湾向东南方向流,经过天通庵镇转向西南的一段因为近乎横向,所以又称为横浜,此段一带的村落,称横浜宅。当时在其东向浜上架设2座木桥,一座在今横浜路通向宝山路上,称宝山路桥;一座在今四川北路上,以河名和宅名称为横浜桥。该桥是市区通往江湾、吴淞的主要桥梁之一。清光绪年间,英商在四川路上铺设1路有轨电车轨道,木桥上也铺轨行驶。木桥几经翻造,1951年重新修建,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桥身加高、加长、加宽。桥南北堍多年来一直是四川北路商业集中点,著名的西湖饭店、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第四人民医院、巴黎春天等,周边还有精武纪念馆。18、21路等公交线路多年来一直设有“横浜桥”站点。
>>更多内容请参阅《海派“横浜桥”》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的“提篮桥”与“西牢”
即东大名路、海门路、霍山路、杨树浦路、惠民路交会处一带。据传约于清朝嘉庆年间。在当时下海浦上架有一座木桥,是一个很小的石板桥,现东天桥的地方,是一个三角花园和外国坟地,原小菜场现长阳路舟山路口,早期提篮桥周围多农田和水道,附近还有古刹下海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有赶集的、进香的、有远道乡民往返上海市中心的都要通过此桥。据传当年木桥附近(即东长治路原电车二场处)有爿竹器店,专卖提篮,淘箩而闻名,日后以“提篮”被群众习称为提篮桥了。自1848年辟为美租界后,填浜筑路、圈地造屋,逐步形成闹市区,该桥约于民国初年废圮。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现为提篮桥一带著名地标
境内在“二战”期间有犹太难民聚居区,现已在原犹太教堂等建筑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近年,提篮桥一带大规模改造,成片的旧房几乎难觅,加之北外滩街道的命名,或许使提篮桥的传承受到些许影响。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的“香烟桥”
在香烟桥附近一带。桥梁连接物华路和香烟桥路,由附近香烟厂得名。始建于20世纪初,系小木桥,1934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当时造价近3000元。1952年再度改建为简支架3孔钢筋水泥桥,总长度18米,净跨8.2米,宽度5米。桥西堍南侧原有著名的益民食品一厂(即香烟厂旧址所在),故通过该桥原多为该厂车辆。
指四平路、新港路、东沙虹港路、密云路、蒋家桥路交会处一带,原桥初建于1931年,当时造价6625元,跨中沙洪上。旧称其美路二号桥,俗称二道桥,又称徐家桥。建国后改称四平路二号桥。60年代中沙洪填浜筑路,桥拆废,埋设大型排水管,桥基仍遗留,马路经此仍有较大坡度。1983年为迎接全运会,四平路拓宽为30米,成为可同时并行4辆大型机动车的快车道并有左右慢车道,桥基全部拆除。此处有知名的邮电新村,过去有不少市民称去邮电新村为二道桥的。另外,附近四平路上有一工商银行,至今仍名为二道桥支行,应当是目前二道桥唯一在实地留下的印记了。
1947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的“庄源大”
指旅顺路南段一带。1848年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建立,东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沿黄浦江成为外轮停泊的主要码头和堆栈。20世纪初,一福建籍姓庄的人,因风湿病从水手变成经商者,他以大麦烧酒为酒基添加中草药浸泡,配制出一种祛风驱寒的药酒。不久,他在现旅顺路马厂路拐角开出“庄源大酱园”。由于隔壁一家粮店经常在空地晒绿豆,居民误认为烧酒是绿豆做的,因而将其称作“绿豆烧”,店主便以“绿豆烧”为名,当时远及港澳、南洋一带也颇具声誉,所在旅顺路路名也曾改称庄源大弄,大名路上经此附近的电车站也设有“庄源大弄”站点,故老虹口多称去旅顺路一带为“去庄源大”。
2004年该地块配合北外滩总体规划进行旧区改造,有百年历史的庄源大旧屋自此消失,而庄源大地名也随老虹口的迁出而渐趋消亡。
20世纪80年代仍为石库门门面的“庄源大”
东至溧阳路,南至俞泾浦,西至长春路,北至邢家桥北路(东西向路段)。据传清代乾隆年间,上海县邢家宅(杨浦区鞍山新村有大邢家宅)仅有邢姓兄弟两家,因析产不均,弟被兄逐出宅基,携老带少迁至现地务农为生。后代又继以织布和经营冰水田为业。以后陆续有张、朱、徐等本地外姓乡民迁入,遂成老宅基地,后人称为邢家宅。清末邢家宅属宝山县依仁乡管辖。19世纪90年代,租界当局在该宅靠东部份农田越界筑建狄思威路(现溧阳路)。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日本人在附近建筑供日本儿童读书的小学校舍(后为洪湖中学),在长春路吟桂里建有游泳池,以及开办锯木厂等。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又有大批客籍平民来宅搭棚盖屋栖息定居,邢家宅一带居民即猛增数十倍之多,形成一大片简屋棚户地区。建国初,曾以俞泾浦邢家木桥为界,桥北原邢家宅路改为邢家桥北路,桥南原邢家桥路改为邢家桥南路。
今日下海庙山门
即昆明路海门路附近一带。清乾隆年间,下海庙原是下海浦的水神庙,有当地渔民出资建造,其目的在于“供奉海神、镇压海潮、保佑平安”。渔民们在出海捕捞之前总要先到庙内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出海平安,使他们能满载而归,即以下海浦之名命之为下海庙,当时香火甚盛。因“下”,“夏”两字同音,又讹写作“夏海庙”;俗传所供奉的海神为义王,又称作“义王庙”。抗战前,该庙为和尚所居,抗战后改为尼姑住持。50年代后此庙房屋先后改作唐山地段医院、少年之家及街道工厂使用。今大门用水泥砌成,装修宏伟,有“下海庙”3字门额,至今仍清晰可见。1990年开始重修,至1991年正式对社会开放,至今香火旺盛,故地名传唱度较高。
东余杭路商丘路东一带旧称。该阁旧名文昌宫,供有文昌帝,约建于清末,正门在今东余杭路商丘路西北侧,当年香火旺盛,前来进香者多为问卜、求功名的读书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香火更旺。民国初年该阁设为引溪小学,抗战胜利后又改为文昌小学校舍,建国后曾为商丘路幼儿园使用,至80年代时虽历经大修,但正屋昔日规模仍依稀可辨,后东余杭路大门封闭,改由商丘路365号出入,现已拆迁。
1923年"Map of Shanghai"中的"Fun Sui Miao"(分水庙)
即临平路桥东北堍,香烟桥路北一带的旧称。庙址原在临平路313号,1911年改建后为五开间两进庙宇,坐北朝南。第一进中间对门供有弥勒佛,天井两旁为东西厢房,为僧人住房。第二进为大殿,有如来佛等塑像。庙前有路,曾名庙前路,后改临平路228弄,1986年拆除;庙后亦有一路,即今泾东路。该庙房屋在1937年曾为侵华日军所毁,后重建恢复。1957年庙宇拆除。
在沙泾港汶水东路以东一带。庙旧址在汶水东路桥西堍以南,沙泾港西侧。据《江湾里志》称:在殷四图东为圩、西为圩间沙泾港西侧。供潮神,西为晏公殿,东为霍光土地祠,再东为城隍行祠。元大德三年(1299)里人张文彪建。沙泾港东侧有路名“俞泾庙”。该庙数次被毁,屡毁屡建,至80年代时已破烂不堪,为居民住房。现已拆清建起新式住宅楼房。
在武进路乍浦路西南一带。在乍浦路439号处,原有日本佛教寺庙一座,全称日本本愿寺上海分院,俗呼东洋庙。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西朝东,进门即见有一座3米多高、约0.4米宽的四方形柱体刻有日文的白色纪念碑。碑树立在由大到小的三层石头底座上,碑上刻有“昭和”字样。此碑60年代拆毁。该庙由当时政府接管,给招商局,建国后至1953年由海运局作为宿舍,后改作居民住房用。多有日人来此瞻仰。
20世纪90年代西本愿寺乍浦路沿街立面
(尔冬强摄)
1876年在乍浦路创办的日本佛教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即武昌路乍浦路西北角一带。寺庙旧址在武昌路380号,坐北朝南,系日本佛教寺院。据日人著作记载,该寺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系上海最早的日侨民间组织。光绪十四年(1888),该寺除供佛传教外,并在寺内附设开导学堂。光绪廿九年(1903)该学堂改名开导小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迁往北四川路横浜桥北自建校舍(即现虹教院实验中学校址),并依照日本文部省定制,改为寻常高等小学校。该寺房屋1945年后为当时政府接收改为住房,后拆除无迹。
1918年"Map of Shanghai"中的"Japanese Public School"(日本学校)
位于西宝兴路与北宝兴路交接处一带,柳营路原为沉金港(亦称柳营河),俗称西八字桥,又称西宝兴路桥。始建于20世纪初,原为木质桥梁,1956年改建为双悬臂梁永久式钢筋混凝土结构3孔桥。据1918年《江湾里志·江湾乡图》,已标绘有东西两八字桥。跨俞泾浦称东八字桥,此处称西八字桥。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八字桥为敌我双方激战区。此桥一带房屋被炮火毁坏甚烈,当时居民逃亡一空。建国后此处逐渐兴建,有多层楼房居住区,桥西南一带仍有大量简屋。90年代填没拆桥后境貌变化较大,著名的柳营路灯饰市场即在周边一带。现今路过此处的公交车站仍名公兴桥,故较为众人所知。
1940年《新上海地图》中的“公兴桥”和“八字桥”
即水电路与柳营路衔接处跨俞泾浦桥梁一带。俞泾浦自西北流向东南,至同心路水电路处,分一支西流至彭越浦为沉金港(亦称柳营港)。此处俞泾浦,柳营港成一丁字形原有一桥南傍柳青港跨俞泾浦,东堍接水电路,西堍接柳营路。该桥东南10余米的柳营港南,另有一桥架越俞泾浦之上,两桥成八字形,合称八字桥,又名宝安桥。此桥原为木制,毁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而西侧一桥即现有的八字桥在1933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1947年改建。八字桥一带为1932年淞沪抗战激战处,当时俞泾浦系敌我对峙火线,日军曾多次企图越过八字桥包抄我北火车站,12-25一夜间,日军曾向西侧我军阵地发动冲锋十余次,多次占领八字桥,但终为我十九路军夺回。该桥东堍附近原有一株二三百年树龄的古银杏,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被毁去。现连接桥梁两侧的水电路和柳营路都已拓宽,周边多为居住区,身处祥和环境下的人们每天经过八字桥时,是否能体悟到当年鏖战与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八字桥:当年激战之地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天通庵车站周边
即横浜路与天通庵路交会处一带。镇因俞泾浦西岸曾有天通庵得名。原为宝山县江湾乡小村集,19世纪末因毗连租界,邻近火车站,日趋繁荣。至20世纪初,镇上已有各种商铺20余家,近处且有缫丝厂、染织厂。民国十年(1921)编印的《江湾里志》云:该镇“几与上海商城无异,迥非曩时村集气象矣。”20年代后期,此处工业、商业、手工业已相当繁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俞泾浦系敌我交战火线,天通庵镇为双方激战处,附近厂店、民房、桥梁在战火中化为灰烬。1945年抗战胜利后,逐渐重建。原镇址现有居民住房和厂房,沿河一侧筑有粪码头,1952年又重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天通庵桥,因无商店,市面较冷落。现仅有天通庵路作为地名遗存流传。
1932年《新测上海地图》中的“屈家桥”
在广灵二路沙泾港桥附近一带,包括赤峰路轨交站在内的财大以北地区。原有屈家桥镇在今石油新村处。1918年《江湾里志·江湾乡图》标绘跨沙泾(即江湾浦)的屈家桥西侧北小浜和南小浜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街,即“屈家桥镇”。1921年《宝山县续志》记载:屈家桥镇“在江湾镇南五里,沙泾之旁,为江湾至沪必经之路,有茶、酒、杂货等店七八家。”抗战前,由江湾通往市区的水电路建成,此镇遂逐渐荒落。建国后,四周兴建多层工房,除石油新村外,还有友谊、广灵、洛阳、上农等新村。现地名已鲜为人知。
即逸仙路、邯郸路、曲阳路、中山北一路和汶水东路五路交叉口一带。20世纪初,这里有村庄薛家塘,按方位分南、中、北三个自然村,多为农田与河流。1917年筑体育会西路后,东西体育会路在此相连结,当时居民依地形称它为三叉路口。1922年筑翔殷路,1926年筑水电路,形成五路相会,习称小五角场。至30年代,这里已发展成为新市中心区的交通枢纽;周围新建畜植牛奶公司,种植园、小观园等,遂渐热闹起来。
由于当时没有有形成固定的地名。所以华商闸北汽车公司在此设站时,便以“畜植牛奶公司”为站名。1937年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这里被封锁,日本侵略军在交叉路口设立岗哨和检问所,竖有一块“大八辻”地名牌,居民读成“大八寺”。据汪伪行政院文件记载,日军宪兵队设经济封锁监视所时,取名大八通(辻)。其含义,一说是八条路交叉处(已有6条路和规划路2条);一说是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我击毙的敌第九师团联队长林大八。
中间脱帽焚香者便是林大八
抗战胜利后,祥生汽车公司交通车在此设站,取名“大白寺”。1948年上海地图上标名为北薛家塘。同年10月当地居民薛永康写信给市参议会要求求将“大白寺”改名为“薛家塘”,后经公用局在11月将站名改为逸仙路,而当地居民仍沿用“大八辻”的称呼。1952年出版的上海地图改为“大八字”。“大白寺”、“大八字”都是大八辻”的谐音,寺”与“字”混用。因有损中华民族尊严问题,后经市政府批准,1988年改名为大柏树,群众习称至今。
大柏树现貌
塘沽路乍浦路一带的称谓。以原有日本人建的六三花园得名。
旧时位于虹口的日本人俱乐部
四川北路西,海伦西路北一带旧称。
旧时沿港入内横浜桥附近的虹口腹地
指四川北路横浜桥南堍一带。以原有私人园林“林家花园”得名。
1910年《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中的“林家花园”
即吴淞路407弄。指吴淞路海宁路口以南一带。
旧时吴淞路(海宁路口南望)曾为日本风格的商业街
指四川北路海宁路北一带,本为四川北路961弄的旧称。
1910年《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中的“江北弄”
内容来源:图溯上海微信公众号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