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上海始终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敢创世界和未来之新,也要释放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上海的创新土壤,不仅意味着硬科技,还有软实力,上海要打造引领未来的创新策源地、建设开放共享的创新试验场、营造英才汇聚的创新强磁场。上海,始终是那座最具澎湃活力的创新之城。
羲和,中国古代太阳神,如今这个名字出现在张江,代表世界首台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装置。
10拍瓦是个什么概念?就相当于10个太阳辐射到地球总功率汇集到1根头发丝这么大尺度的强度,很巧的是,根据中国《山海经》记载,中国的太阳神叫羲和,羲和是10个太阳的母亲,这正和超强超短激光装置非常契合。
如今的羲和,最高峰值功率达到12.9拍瓦的激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这束光比10个太阳更"耀眼"。这个人类目前已知的最强光源,目前是国际上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能够提供用户实验装置的10拍瓦级激光装置,可以创造黑洞边缘才能找到的极端物理条件,这意味着解答更多未知领域的钥匙,可以在上海找到。
除了羲和超强超短激光设施,在上海的张江,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线、软X射线也在这里进展顺利,张江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多、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一个世界级的光子科学中心正在张江崛起。
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线站从"鹦鹉螺"破壳外出,全面建成开放后 ,实验方法将从开放初期的十几种跃升到近100种;旁边的软X射线实现"水窗"波段实现全覆盖,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上海光源可以帮助用户在基础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上,从0到1的研究上取得原始创新的突破,也能够在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解决源头上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上海打造引领未来的创新策源地,不仅是布局大装置,敢创世界和未来之新,还在于深化跨界的融合创新。
如同多根火柴摆在一起,点燃一根的时候,它是爆发式增长。
在张江,大企业创新中心、孵化器、小企业之间,正在产生层次丰富互连互通的缩影。每隔一段日子,大企业都会在张江发布需求招募令,由各创业团队揭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上海如热带雨林般共生共荣,也许是激发创新的软实力之一。
建设开放共享的创新试验场,包容多元创新互动,不仅在张江,而是深入上海的每一寸土地。
比如,市中心一座写字楼的顶楼,就有中国第一家创客空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工作背景的创客的奇思妙想在这碰撞成真。
又比如,上海最早的一批大学生创客里,诞生了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为全球上万家企业提供云服务支持。从最初三个人的小团队,到现在上千人,与上海市民的生活同频共振,比如当你点下"沪惠宝"的确认按钮。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完整的产业生态,加上优质的营商环境,在上海,企业发展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跨界可能性,更意味着成为先行先试的受益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任务。优刻得就是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就是证明。
优刻得作为国内A股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这在以前很难想象的事情 ,而这正是上海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提升环境吸引力,上海还不断以改革为创新松绑、赋能。《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制度'三部曲',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科改25条,为上海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扫除科技体制机制障碍;《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为科创中心建设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法治环境;就在这个月,上海新一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方案出炉,聚焦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细绳子" …
上海始终在营造英才汇聚的创新强磁场。在上海做科研,英雄不问出处。鼓励青年人去揭榜挂帅,不唯学历,也不唯头衔,不论出身,只要有能力,这就是上海青年科研人员的心声。
前段时间,上海荣膺对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最具吸引力的城市首位。在上海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对近悦远来最真切的感受,也是这座城市软实力最生动的体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怡 师玉诚 摄像:沈曦 朱勇)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