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晚,上海民族乐团倾力打造的《海上生民乐》作为驻场演出项目,入驻有着90多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上海音乐厅,演出让海派民乐与欧式古典建筑碰撞出全新火花,从音乐到视觉,刷新了大家对海派民乐的认知,彰显海派民乐的国际风范与东方神韵,首演即出圈。
演出现场,唢呐与电声交织,洒脱震撼的摇滚风,配以炫酷的激光、多媒体光影效果,燃翻现场;随即,一曲大美无极的《丝路》压轴亮相,惊艳全场,海派民乐的新生魅力,打动了每位观众。
《海上生民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诗歌不同的风格境界,八首风格多元的作品连缀上演,或高古淡雅、或雄浑劲健、或飘逸旷达,呈现当代气质的诗意境界,唤醒深埋于人们血脉的文化基因。
演出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场可听可感的视听之旅,舞台的视觉效果蔓延到整个音乐厅空间,让人们像看环幕电影般,感受音符的流动,国乐、光影、舞台的有机融合,展现了民乐最动人之处,而这背后,是主创团队精准到秒的配合,仅舞台合成,就用了十天。
音乐统筹、指挥姚申申告诉记者:“让演奏员和所有的多媒体操作、音响、灯光、舞美、多媒体播放,都要做到非常同步。从321开始以后,这部机器就在高速运转,每个零件,每个工种,每个演员都要精密配合好,不能有失误。我们在这场演出中既不能抹杀了演员的自己的特定的高光表现,但是又要在限定的时间里正好完成,这是非常难的一个技术。”
手碟与尺八,演绎的《水行》,如潺潺流水,展“上善若水”的哲学奥义,多媒体屏幕上,水的波动与乐曲的节奏,完美融合,这份精准背后是演奏家们的一次极限挑战。上台前,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很少见地戴上了耳返,因为演出时,没有指挥,只能依赖自己的耳朵,第一时间根据多媒体音效,找准节奏。
王音睿说:“《水行》里面有水滴的声音,滴,观众听上去是水滴的声音,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暗示,这时候应该出来了,我们用了这种方式,在音效里增加,然后多媒体我们演员也看不到,只能去感受,跟着颜色、好像差不多感觉,通过音效的辅助去演奏。后来我们在耳返里面加入了小小的节拍器,更保险一点。”
戴着耳返演出,解决了与多媒体的配合问题,但如何保证音色完美、如何与其他乐器配合,又是一道难题。“两边耳返一戴,耳朵里只有音乐,你自己演奏的声音会更轻,对我们来说更多是挑战,所以我们在很努力通过自己的手、自己的控制去习惯性的想象自己的音色。我们演奏家排练过程中做了很多尝试和很多磨合,所以周期非常长。”
为了让民乐可听、可看,演出中的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演奏家们的服饰,古朴飘逸,每件衣服的材质、款式,都是根据不同乐器的演奏特性,来度身定制的。发饰、配饰等小细节,也不放过,比如古筝演奏家陆莎莎在演出《墨戏》时,的发饰还特地换上了书法中一撇一捺的造型,与书法笔触相吻合。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告诉记者:“所有的元素一看就是中国的,但是它又是当代的,不是复刻某个朝代,因为我们的音乐本身就很难定义在哪个朝代,我认为他就是中国的、当代的审美趣味下的定位。”
当然,音乐始终是主角,导演马俊丰坦言,一开始,团队设计了繁复的视角表达,但落实到作品之后,发现并不合适。“一个非常好的视觉效果,因为它过于抢眼,过于掩盖艺术家的光芒了,所以我们把它去掉了,有很多这样的决定。这一次我们很多时候做的是减法,不像别的演出,我们进到剧场要做加法,增加更多视听语汇来创作,所以这次民乐本身的魅力,会被我们多媒体激发出来,但是它有些比较静谧、悠远流长的地方,我们需要把多媒体收掉,让他们能够凸显出来。”
比如一曲《酒歌》在琵琶声中注入京剧元素,演绎到霸王别姬的最高潮时,满台红光中,一束白光聚焦到演奏家身上,原本这首曲子的灯光是要定格再演奏家的手指上,但最终呈现时,还是被导演舍弃了。琵琶演奏家俞冰说:“这首曲子在最弱的时候,是一个高潮,人的撕心裂肺、没有办法呼吸,眼泪快流干时候的情感,是这首曲子的精华,所以高潮点就是很弱、很小、很钻心的点上。”
坚守以音乐为核心的创作底线,求新求变,让国风民乐“居高声自远”。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表示“希望观众从各个角度来到这里,感受上海音乐厅建筑的美,感受国风音乐的美,也能够感受海派文化的经典。”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打造的一张“名片”,自从2016年首演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地上演了80多场,此次在上海音乐厅的驻场版演出,首轮将持续到12-24,民乐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根和魂,希望驻演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爱上民乐。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章海燕)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