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常州北站附近的住宅小区里,55岁的韩士伟正和邻居在羽毛球场一较高下。
打完球出身汗、打开手机软件,远程启动暖气,调节合适温度,感觉那叫一个舒爽。
韩士伟告诉记者,提前五分钟开启暖气,到家时温度就能达标,启动速度比中央空调快得多。
经过实时测量,家中暖气出风口的温度达到39度,而此时门外温度仅为8度。这让韩士伟感叹,好像回到了哈尔滨老家。
每年12-25-12-25集中制冷,12-25-次年12-25集中供暖。
韩士伟家中这套供能系统是常州新北区政府与中国节能合作的示范项目,辐射范围约6平方公里。
自2020年上半年投用以来,今年已是第二个供暖季,用户超200户。
这一切究竟是怎样的实现的,它对于环境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距离小区十公里开外,长江边的一处污水处理厂,集中着来自城市的各类生活污水。韩士伟家里的热能,正是来源于此。
张益林,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该项技术本质上是利用水体中所储藏的太阳能作为热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相比北方常规采暖热能只有80%的转化效率,该技术效率可达400%,提升巨大。而这一项目的意义并不止于让一部分长三角人"先暖起来"。
100公里外的苏州,能源站工作人员贡成正和客户交流使用情况,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足准备。
今年年初,苏州相城区首座能源站完成调试投入运行,一期工程覆盖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的25万平方米。
每年提供9个月的集中供暖、供冷,目前供能对象已囊括商业办公、餐饮服务以及生活住宅等各种业态。
为满足老百姓日益强烈的供暖诉求,近年来,长三角不少城市推进供暖项目速度正在加快。
2016年开始,合肥市就开始在滨湖新区等地,规划建设3个区域供冷供热能源站。
但除了合肥外,长三角其他城市,大多因老城区铺设供热管道难度大、成本高,只在新建城区进行了规划,利用热电厂对部分地区实现集中供暖。
记者注意到,这些年反对集中的声音也不少。不少人在网上评论,"宁可冻死,也不想呼吸雾霾"。
集中供暖对环境到底会带来多大影响?上海郊区,一个5万平方公里的小镇,已享受供暖近15个年头。
11月30号,上海迎来一波大降温,嘉定区气温更是降至冰点。65岁的蒋兴才,在家穿着单衣,进行网络直播。
他身后的这台机器,就是集中供暖的出风口,从这里排出的暖气,已经陪伴蒋兴才和家人度过了十四载寒冬。
12-25度的温度区间,夏天供冷,冬天供暖,相比常州和苏州按面积大小固定的收费标准,安亭新镇施行"用多少付多少",费用相对更低。
据悉,安亭新镇是我国南方首批大规模使用集中供能技术的社区,自2007年投用以来,已服务近六千户居民。
不过十多年过去,当初的设备已经明显达不到如今的环保要求。
由于建设时间较早,能源站目前使用的仍是较为传统的"电制冷、汽加热"模式,一次能源消耗较大,存在一定的碳排放量。运营团队也曾想过改用清洁能源,但增加的成本必然会分摊一部分给用户,实施难度不小。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5年里,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GDP增长62%,呈现高聚集的发展特点,使得长三角碳排放总规模偏大。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碳排放占到全国总量的20%左右。长三角集中供暖,如何算好经济和环保这两笔账,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院长杜玉吉认为,在传统的这个城市规划当中,没有能源规划专项。
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去克服困难,将能源专项规划,将新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利用和城市规划进行多规合一,进行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
还有一个更大的变数是气候。数据显示,长三角冬季增温率在每10年0.31℃,上海更是高达0.68℃,城市高温日数明显增多。
这意味着,长三角城市即使实施城市集中供暖,设备设施使用率也将进一步降低。
在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看来,三省一市的气象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所以需求差异性必须要考虑进去。
在专家看来,解决长三角人的取暖问题,大规模集中供暖恐怕还不可能,"因地制宜+新技术"才是解决之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骋 吴振华 徐进)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