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是在医院工作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的王耀堂老先生。然而此刻,王老先生却因为脑出血,自己成了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更不幸的是,因病情过重,老先生进入脑死亡状态。在他弥留之际,其儿子想起父亲曾和自己的约定,父亲说过:如果我以后不幸去世,请将我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献给有需要的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王老先生的儿子毅然向中山医院OPO组织提出器官捐献。中山OPO的工作人员也立即启动捐献流程,签署法律文书、申请专家判定、提交伦理材料、安排红会见证。12-25下午18点,王老先生的肝脏和两个肾脏被成功取出,目前已在3位患者的体内正常运转。
王耀堂老先生从始至终都恪守着一名从医人员的职责。生前,他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总务处的一员,始终牢记后勤围着临床转的原则,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次有工作安排时,他总是跑在最前面,并且都能及时保证质量,按时完工。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没其他什么大的本事,所以只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做好。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去做。”去世后,他又捐献出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挽救更多的生命,换回别人生命的春天。他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人间的大爱。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体现,更是逝者用爱为生者留下的一份“特殊礼物”。
这是上海市第400例人体器官捐献案例。
2013年8月,上海首例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案例产生,家住崇明的上海市民黄先生因颅内出血病情无法逆转,家人毅然决定把器官捐给社会,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共享与分配计算机系统上海子系统,最终,他的一肝两肾留给了3位器官衰竭患者。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2016年6月,上海市器官捐献累计突破200例,肝肾器官利用率为92.3%;百万人口捐献率达到百万分之五,是全国平均百万人口捐献率的2.5倍。截至12-25,上海市器官捐献又累计突破400例。这其中不仅有上海8家OPO器官捐献工作者的努力,更有上海市红十字会健全的工作机制、高效的工作体系的保障。同时,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广泛社会宣传、教育和动员,普及器官捐献移植知识,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宣传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识,并鼓励公民自愿、无偿捐献器官。短短一年时间,上海的器官捐献案例从200例突飞猛进至400例,呈直线上升趋势。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爱,让死神却步;爱让生命之花绽放。器官捐献者的大爱,让生命走得更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霍云 实习编辑:吴一凡)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