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6.9%的速度实现7年来首次增长加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每天有1.66万户新企业诞生、消费对增长贡献率近6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十年,带着来之不易的“速稳质优”成绩单,中国经济从2017走向2018。
一艘航母级超大经济巨轮,穿越惊涛骇浪的水域,驶入新时代的主航道——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如此阐述。
这是全方位的艰难再塑。
站在新的时代方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发展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理念再塑——从做大“量”到追求“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号”巨轮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这是高瞻远瞩的判断和发展指引——
“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12-25,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称,在过去40年惊人发展成就基础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正影响和塑造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每一代人创造自己的历史,都无法脱离时代所赋予的现实条件。
时间回到2012年,国内外“唱空”中国经济之声不绝于耳。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多年积累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这一年,中国经济从10%左右的增长平台放缓到7.9%,新世纪以来首次回落到8%以下。同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相当长时期以来绝对数量的首次下降,支撑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
发展阶段的转变,从来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历史的胜出者,往往能够在关键节点,作出适应把握引领大势的重要选择。
当速度开始换挡,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这是一道选择题——
还要不要继续在追求快速增长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且不论重“量”模式本身的强大惯性,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官员政绩,无不与GDP增速紧密相联,要改变这种以高投入换取高增长的模式,必然伤筋动骨。
这又不是一道选择题——
用老的办法,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如同“饮鸩止渴”,最终会导致矛盾的总爆发。
“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校准一艘巨轮的航向离不开视野广阔的舵手,再塑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100多次与经济有关的会议,对中国经济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三期叠加”“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怎么看”和“怎么办”的思路逐渐廓清;
凝聚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接续思考和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对历史与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深刻把握中日益成型。
“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宣布。
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指引中国经济全方位再塑的思想力量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进程中闯关夺隘,必须探索对既有发展模式的重整再塑——
人口红利消失的“刘易斯拐点”,人均GDP提升到一定阶段后的“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转型伴生的“风险社会”……纵观世界经济史,发展中的风险和陷阱众多。
究其根源,在于过往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路径依赖又无从摆脱。经济变速换挡、社会深刻转型的中国,要跨越陷阱,必须实现“关键一跃”。
发展客观条件的变化,倒逼中国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向更高级形态演进——
看国内,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发生逆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
另一方面,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持续消减,环境污染加剧,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金融业出现“脱实向虚”倾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看全球,世界发展面临百年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多点突破;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唯有转型。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以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逻辑,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逐步绘就。
2017年底,一套新的指标体系“亮相”,成为衡量地方发展和官员政绩的新“风向标”。
由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等6方面55项评价指标计算生成的绿色发展指数,与公众满意程度一起,还将纳入五年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作为各地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从“唯GDP论英雄”到以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发展质量,标尺的改变,印证了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理念上的变革和再塑。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中国经济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套瞄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支撑体系正全面布局。
回望五年,全球经济的惊涛骇浪中,大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一跃”正成功起跳。
五年极不平凡的历程,深深镌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上——
在世界经济新版图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总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多年想实现而未实现的重大结构性变革正成为现实;民生获得感持续提升,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五年极不平凡的历程,日益引发全球瞩目与探寻——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如此体量的大国、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尚无先例可循,其所取得的经验,将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迈入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的磅礴之力,正深刻再塑一个大国的发展路径,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伟大征程。
动力再塑——向市场要潜力,向供给端要动力,向创新要红利,中国经济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蓄积发展的磅礴动能
2018年的春运,因为高铁“复兴号”的加入,很多人的返乡旅途变得更快捷舒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时速从40公里跃升至350公里,“中国速度”在一次次突破中展现着新时代大国崛起的成熟与自信。
84%的中国标准、50%的寿命提升、17%的人均能耗下降……美国《侨报》刊文称,“纯中国血统”的“复兴号”亮相,标志着中国高铁在技术创新、制造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
与风竞速,陆地飞行。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埋头学习到超越引领,每一步跨越都标刻着中国制造的新高度,也见证着中国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
曾经,低廉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驱动中国这一“世界工厂”快速运转的重要动力。
如今,随着要素价格的上涨,面对13亿多中国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有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难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给。
建设现代化强国,中国需要建立一套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开启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动力再塑。
——向市场要动力,让每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挖掘效率的潜力,核心是激活人的创造力。”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校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办事“一枚印章管审批”,开展“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管服”改革推动着一场从理念到制度的政府职能转变。
“2017年杭州市新设立企业11万家,其中85%是通过证照联办实现准入及准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场“代表通道”采访中,杭州市市长徐立毅代表谈到,浙江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企业松绑是催生市场活力的充分条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放水养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经济正在变换步法。”德国《商报》刊文指出,中国对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激烈竞争,极大释放了创新力。
——向供给端要动力,解决要素配置扭曲,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实业兴则国家兴,实业富则百姓富。
要解决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转换发展动力,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中国制造加速从“汗水型”走向“智慧型”。
这样的画面令人难忘:在唐山,北洋时期建立的老矿彻底关停,井口浇筑混凝土时,许多职工背过身去默默流泪;在佛山,环保“风暴”下一批企业被关停……去产能,无论对于职工、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意味着一个个艰难的选择。
越是艰难越向前。
五年来,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基础上,我国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安置分流职工110多万人。去产能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也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
与此同时,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新周期如期而至,通过创新提升优质供给,符合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一件件“中国重器”让世界刮目相看,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
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客空间、创新工场风生水起,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正浮出水面,创新版图更加辽阔。
当很多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对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新四大发明”大为赞叹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美国科技公司开始模仿中国同行。
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飞跃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予以回应。
据估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创新产生出巨大正向溢出效应。国际一些权威机构认为,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创新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从人才中积蓄红利,加速驱动模式转变。
手机拍照就知道食物有没有变质,扫一扫就可甄别麦子收割的成熟度……3年多时间,靠着百万元级别起始资金,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鲍捷团队率先实现量子点光谱技术的应用。
创业成功的背后,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发挥了功效: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推出扶持政策“组合拳”,使新技术、新材料落地有了“加速器”,创业团队积极性极大释放。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2-25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实施股权激励、实行成果转化奖励、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改革指向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努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环境。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正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千人计划”“留学生创业”……不拘一格招才引智,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潮: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仅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擘画出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路线图,中国创新正在跑出“加速度”。
在市场中激发新活力,在改革中释放新红利,在创新中积蓄未来动力,中国经济正在动力转换中迎来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底色再塑——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与保护生态的互促共进中艰难探索,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厚植根基
祁连山深处,一个个矿井被充填,见证着这里正在进行的半个世纪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整治。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祁连山区先后经历了森林采伐、矿山探采、小水电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四轮大规模开发,这个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伤痕累累。
如今,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祁连山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将生态保护上升到政治责任;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已关停143宗;加强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一度喧闹后,山谷重归寂静,重绽生机。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平衡,历来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对中国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这是前所未有的“路径之难”——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必须要以实体经济立国,某些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把污染向外转移进而集中发展服务业的模式,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言已不合时宜,唯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是独一无二的“禀赋之难”——一个超复杂经济体必须面对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一些地方面临发展带来的难题,一些地方则面对发展不足的难题,两张看似相悖的试卷必须同时作答;
这是壮士断腕的“抉择之难”——一个几十年走过其他国家几百年历程的经济体,一边是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冲突积累到临界点,一边是治污将可能影响增长,带来就业、财政收入等等问题。
难中难,难中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深入人心的金句,在朗朗上口的表达背后,是尊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开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生共存局面、再塑中国经济从“黑”到“绿”底色的深刻内涵。
生态,是一种资源,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生态,也是一种生产力,与发展并生共存;生态,更是一种文明,关乎永续发展,直指长远未来。
长江,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这条河的态度折射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态度。
千百年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对她不断索取,但这条河所遭受的巨大破坏也让很多发展成就得而复失。
告别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如今,为了保护江豚,深水航道为之改道;彻底“清零”,一些沿线县市永远告别化工企业……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升至“压倒性位置”,成为一种历史性大转折的写照。
曾经的钢渣回填滩和铁砂采砂场,已成为湿地公园;曾经工业“三废”排放大幅超标的城市,正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带来的“倒逼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写下注脚。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生态保护统计数据、干部考核等体系;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在中国发展史上可谓空前。
伴随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单位GDP能耗、水耗明显下降,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大幅缩减。
升降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滋养,相互促进,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跃然而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生态的“绿色”,带来发展的新“红利”,绘就更加亲民的新“蓝图”。
这样一种更和谐、更全面的发展,深刻回答着“发展为了谁”“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的课题,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人民”。
在五年减贫6800多万人口的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又亮出2018年脱贫攻坚的“任务表”和“硬承诺”——
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
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
曾经实现增长与减贫双重“奇迹”的中国,在新时代更是推动着增长与减贫两大进程的相互促进。
有学者分析,中国扶贫脱贫战略的实施,强有力地将经济活动的动能渗透到经济体的“毛细血管”和“细胞”中,有效激活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地区的创造性活动,使之摆脱低收入恶性循环,形成新的发展能力。
2013年至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4%。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之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并列,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12-25,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对振兴乡村作出部署。
书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一定会加快释放,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将全面提升。
这是意味深长的新时代“民生观”——强调“公平正义”、注重“自我实现”……找到人民的“痛点”“难点”,也就找到了经济的增长点,解决民生“小事”就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事”。
让人民住有所居的承诺下,一场深刻变革席卷中国房地产市场,多年来的投机炒作受到强有力抑制,促进房地产健康长期发展的新长效机制正在建立;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承诺下,中国以巨大的勇气征战“最难的贫困”,全力以赴补齐发展中的最大短板,推动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承诺下,中国坚定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开创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并行的新路径;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经济的底色更加厚重温暖,发展的根基越夯越实。
空间再塑——立足万里江山,放眼五洲四海,整合融通、纵横捭阖,打造更加坚实开阔、更具持久活力的经济发展“新版图”
12-2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保持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这次会议强调。
此时,距离12-25宣布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不到一年时间。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呼之欲出,必将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有效破解“大城市病”,正日益成为全球性课题。也因此,国内外对雄安这座“未来之城”充满遐想与期待。外媒评价,雄安新区将是继中国过去40年繁荣的新卷首。
“中国领导人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经过深思熟虑而繁荣的城市或社会。”美国《洛杉矶时报》文章说,“世界上只有这个国家能做到”,“会比50年来西方的任何发展都更令人印象深刻”。
知天下者,善谋大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国经济的“大棋局”中,三大战略跨越行政区划,打通国内国外,推进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合作发展,中国“弈者”的一招一式间,向世界呈现出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持续“做厚”中国经济、扩大发展的回旋余地——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势能越强。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挑战,更是未来潜力所在。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突破中,以贵州、重庆、江西等省份为代表,结构更优、活力更足的中西部地区正释放出强劲增长潜力。
这是一组印证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数据:
2009年,全球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两年后,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
过去五年,中国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如今城镇化率已达58.5%,昔日“乡村中国”快速迈向“城镇中国”;
以千百计崛起的中小城镇,以千万计迁徙的人口大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中国这样大规模、高速度、有秩序的城镇化。
“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换个角度看,实际上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回旋余地,中国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所释放的潜力,在世界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实现不平衡不充分局面的深层次“破题”,中国经济赢得的是发展协同性、整体性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纵深愈发开阔。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同世界的互联互动中“做活”中国经济,拓展发展的外部空间——
12-25,伴随汽笛长鸣,满载电器、板材等货物的79750次中欧班列从广西钦州出发,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这列首趟由广西发出的中欧班列,成为连接起东盟、华南地区直至中亚、东欧的新货物通道。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中欧班列目前已累计开行约7000列。一条条钢铁巨龙,穿越崇山峻岭,穿越草原大漠,将欧亚大陆贯通起来。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的第五年。
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国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随着总体布局的完成,“一带一路”建设正绘就一幅大写意,更好地统筹起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牵动全球目光。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中国“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其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世人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
面对“逆全球化”浪潮,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在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进程中谋求更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
向内看,自贸试验区两度扩容增至11个,形成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新格局,进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向外看,中国已同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6个自贸协定,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致力构筑面向全球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重构世界经济秩序中提升话语权,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共同发展空间——
12-25,中国倡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迎来开业两周年纪念。
两年来,这一全球首个由发展中国家推动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成员总数从57个扩容至84个,成员遍布全球各大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发起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完成份额改革和治理机制改革,中国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跃居第三位,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世界惊叹:短短几年间,中国已从全球金融体系的普通参与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变革的“发动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倡导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
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时代;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演讲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在2018年年会上人们仍在津津乐道,美国《纽约时报》刊文表示,“达沃斯真正的明星是中国”;
……
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中国重视程度从未如此之高,参与程度从未如此之深,影响力从未如此之大。
“如今全球化的首席小提琴手正是中国。”俄罗斯《独立报》评论道,“习近平实质上描绘了将世界变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以及为此改革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机制的框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进军。
5年艰难再塑,中国风景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憧憬。富起来的中国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自信而不自满的心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
站在新的时代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必将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在续写中国经济奇迹中赢得更高质量发展,为人类许下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