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民营中小企业蹲点记》,跟着镜头进入位于金山亭林镇的一片智慧农场里,这是一家成立5年的科技公司“点甜”的试验田。从这里,诞生了一批新能源的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覆盖耕、种、管、收全链条,能够应用于园艺、大田、国林三大场景,亩均机器使用成本约是传统农机的1/10。不过,和大多数科技型初创企业一样,“点甜”在起步阶段,面临着既缺钱又缺资源的窘境,他们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5亩地的水稻,用一台AI全自动无人收割机,半小时就能完成,而这,等同于5位农民伯伯一整天的工作量。不只是收割,脱粒工作也在仓内同步完成。
终于等到了秋收季,这台由“点甜”自主研发的新款收割机,在经过半年的升级迭代后,上场大展身手,工作效率较上一代提升了20%。
俞思翰是上海点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一个月前,透视记者跟着他开始在“点甜”实习,当起了实施工程师。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AI智能操作系统,每部机器都能按照规划路径自动作业,但在测试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检测撒药机器性能时,角度数据意外丢失,工程师需要及时排查调试。俞思翰和同事,立刻现场敲起了代码,调试后发现,是大棚的铝制遮阳板阻断了卫星信号。铝板敞开后,定位数据恢复正常。
入职2年来,俞思翰和同事们,每天都是在风吹日晒中攻克着新关卡。但是,作为金山本地“农二代”,他由衷期盼能亲自用科技赋能,为改变传统农业劳作方式做点什么。俞思翰坦言:“现在家里老一辈,他们老了也干不动了,再说我叔叔爸爸这一辈都是去城里了,也不干农活了,就荒废了很大一片地,之前我们在大棚里干活,棚里面的温度可能要38℃到40℃,温度表都快爆了,我们还在里面干活。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有前景的,对农业的改变也是非常大的。”
“点甜”的创始人王金悦,在六年前,也是抱着同样的愿望,辞去了原本的IT工作,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钻研起了农业机器人。但和农作物生长的过程类似,创新创业的种子从播撒进土壤,到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时间。
“点甜”打造的最早一代机器人,只能缓慢行走几分钟,但为了这一颗原创的“心脏”,团队在实验室里泡了整整2年。上海点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服务部实施经理唐兴明告诉记者:“这台机器里面的‘心脏’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一个零件配起来的,这每一台机器都像我们的孩子。”
研发投入动辄几十万,但资金回收却遥遥无期,和大多研发型初创企业一样,“点甜”在起步阶段,面临着缺钱又缺资源的窘境,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明朗,很少有投资人愿意介入,“点甜”靠着创始人的自筹资金,加上政府的科技新农专项创业资金及减税政策的支持,咬牙坚持了下来。
上海点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彦广回忆:“我们早期在实验阶段很多机器,都是能够找到什么样的部件就用什么样的部件,自己来做一些切割、焊接,我们早期全是自有资金在支持,相当于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王总也变卖了市区的一些房产,小伙伴共同来支撑这份事业。”
样机出炉后,有高校团队及农业科研院所慧眼识珠,与“点甜”达成了项目合作。经过不断的优化,“点甜”的农业机器人终于完成了从0到1的孵化。工商联等相关部门、机构也积极搭台,让这些起步中的小微企业,能多一些在上交会、人工智能大会等大型展会上亮相的机会。
据上海市工商联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翁一飞介绍:“我们会邀请比较优质的小微民营初创企业,来走进展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技术,也是可以获取国内国外最新的技术资源。”
手握技术的“点甜”,终于被市场发现,去年下半年投入商业化运作后,“点甜”收获到了价值2亿元的订单,不俗的市场反响,还为他们赢得了4000万元的融资。资金宽裕些了,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哺科研,他们在大虹桥租下了5000平米场地作为研发中心,招兵买马、补充科研力量,从20人扩充到近100人。
会议室里,小伙伴们探讨着如何在极端条件下,提升核心部件的耐受性;另一边,则围绕新的采茶机器研发项目,攻克技术难关。
如今,“点甜科技”已有十款较成熟的AI智能农业机器人,覆盖从播种到秋收的全阶段。希望“农忙”不再有,农作有“点甜”,“点甜”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团队,正马不停蹄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行。
“ 我们想着未来的无人农场的建设,它一定是能够做到全部机器的协同控制的,就像一个个真正的机器人一样,每台机器做完作业的路线,它会传给下一台机器,包括给下达指令,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这种无人农场的场景描绘是挺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上海点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彦广这样说。
(记者:刘奕宁 卢敏 唐晓蒙 车秉键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