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记者专访田静副院长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馆
《东方博物志·对话文博人》今天对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临近十一国庆长假,田院长接受了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专访,讲述着秦兵马俑发掘和保护修复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俑坑,面积接近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威严矗立着两千多年前的1200多件秦国陶俑和陶马。偶然的发现,让在地底沉睡两千多年的古代帝王军团重回人们的视线。
“第一次考古发掘是从1974年农民打井发现了兵马俑以后,我们就进行了试探性试验性的钻探和调查,了解了这个规模非常大,以后我们就决定建立遗址博物馆,进行边发掘边展出边开放这种模式,到了七五年的时候,一号坑得保护大厅就建成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说。
兵马俑一号坑
军吏俑
秦兵马俑目前有三个俑坑,最重要的兵马俑一号坑,曾经经历了1974年,1986和2009年,三次大型的发掘工作。兵马俑刚出土色彩绚丽,有绿,粉,朱红等多种颜色。但在前两次发掘过程中,文保人员都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刚发掘出的陶俑,身上的彩绘在十几秒的时间内迅速褪色。
“因为兵马俑刚刚放的俑坑上是放在永坑的,他在塑造和烧造好完毕之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彩,上彩惠彩惠之后我们把它放在预定的位置中去,经过两天多年尘土的负压,一旦揭露开,脱离了恒温恒湿的环境,瞬间彩绘漆层就会起翘,卷曲破坏殆尽。”田静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0年代照片
铜车马
在当时,国内的文保界没有保护秦俑彩绘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兵马俑的发掘紧急中止,院里的专家团队开始重点突破彩绘的保护技术难关。1987年,秦始皇兵马俑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借着这个机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兵马俑的修复与色彩保护的国际化合作。
“我们就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进行合作,如何保护他的彩绘,同时,我们跟比利时更美国的一些科研机构,我们都进行防霉技术,进行土遗址加固技术的保护”。田静说
武士俑
秦俑身上彩绘
中国紫
在国外文保机构共同合作下,2004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突破秦俑彩绘保护难题,随后建立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09年,兵马俑启动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成功的留住了秦俑身上的色彩。12-25,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修复后的彩色兵马俑,并正式对外公布,经过多年的测定分析,从第三次考古发掘的古代彩绘陶俑身上,首次发现了古人人工合成的硅酸铜钡,也就是“中国蓝”和“中国紫”两种颜色。
“兵马俑彩绘多用的是自然界的矿物质原料,但是紫色是一种特殊的颜色,是一种合成色。那么当时秦人是怎么样把这些颜色合成起来?又是如何均匀的涂抹在秦兵马俑身上,这却是是一个很难费解的谜团。古代人为什么会大规模的使用这种高级颜料?使用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目前,我们还在探索”田静说。
随着兵马俑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兵马俑的知名度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升。先后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这里,兵马俑的游客接待量超过一亿人,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来参观的海外游客已经达到总人数的15%到20%。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逐步打开,也帮助兵马俑走上了环球之旅。从1982兵马俑在澳大利亚举办海外首展以来,如今的秦兵马俑展览是和“死海文书,图坦卡蒙宝藏,庞贝古城”一样,在全球文物展览中最受青睐的展览品牌之一,成为宣传中华文化最好的名片。
“外国人参观兵马俑和我们国人参观的视角不太一样,外国人的视角是从艺术品的角度来参观来观赏,因为他们开始看到的我们汉唐时代的很多陶俑复制品,都是六七十公分高,很矮,小型的。突然看到这么高大的一个兵马俑,这么威武,这么壮观,他们眼中只有希腊罗马这种大型的雕塑,作为一个雕塑艺术品,他们感觉到中国古代艺术人真是了不起,他们从欣赏艺术品的角度来欣赏,观赏兵马俑”田静说。
如今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博人,针对每座秦俑和陶马,建立专门的修复报告,完备了科学研究管理档案,建立了发掘和保护,修复和研究,展示和讲解三支专业团队,共同守护好研究好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宝库。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峥 訾力超 编辑:范燕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