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方言的念白、唱腔,演绎的却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大将军寇流兰。这一幕,出现在昨晚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的舞台上。
罗马贵族下寇流兰因立下军功而获得寇流兰的封号,成为罗马英雄。但因他太过骄傲,失去了平民的支持,后被罗马人放逐,一怒之下寇流兰投靠敌人伏尔斯人带兵围攻罗马,后来又听了母亲劝告放弃攻打,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被杀死。一个段落结束,舞台背景忽而水墨氤氲,渐渐勾勒出一个江南后花园,柳梦梅与杜丽娘登台,唱起了传统的才子佳人戏码。
两个故事就这样交替上演,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著名女小生茅威涛一人分饰两角,时而是孔武有力的西方英雄,时而又变身翩翩公子柳梦梅。两个极致的人物共同完成了一次有关人生意义的对话。这出戏在登上艺术节舞台前,就在英法德奥四国巡演了22天,受到外国观众的赞叹。
相比之下,在国内的争议却更大一些。有人觉得难以接受。还有些观众却觉得这样的创新挺好。
面对争议,浙江小百花团长茅威涛以前辈大师梅兰芳、程砚秋当年水路赴西方交流学习的经历,来坚定自己的信念。
同样在做"民族语言、世界对话"尝试的还有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今年他与艺术节的委约作品《我,哈姆雷特》就是以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为原始素材,采用昆曲独角戏的方式,由他一人分饰四角。身穿戏服却用英语念白,不只演绎故事本身,还要诠释名著。
目前,这出穿越古今、东西对话的演出,已与英、美、韩等多国签下了巡演计划。事实上,像范瑞娟、赵志刚、尚长荣等戏曲名家,早年都曾翻演过国外名著,不过长久以来,还是我们演国外作品居多,而外国剧团却几乎没演过我国的作品。专家表示,"文化走出去"更多要在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上,找到东西方文化内在的融通点。
但愿有更多这样的文化创新,能通过上海国际艺术节借船出海,收获成功,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经典表达形式,通过这样东西方融合的舞台表现,不仅能让我国传统戏曲进一步传承、创新,还能让西方观众加深对我国戏曲文化的了解。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搭建起一个平台,让各民族文化都有了与世界对话的机会。期待有一天,西方国家也会以演绎中国传统曲艺和经典剧目为潮流。
(编辑: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