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经评审决定,将我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非遗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指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该遗产对中国传统织造技艺及棉纺织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是黎族民众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
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羌语称为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羌年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会庆祝丰收。该遗产项目是集民间信俗,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也是承载着羌族民众社会实践、生活经验、传统知识和伦理规范的文化空间。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是指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并采用原木料,通过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拱架桥梁的记忆体系,流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木拱桥既是基本的交通设施,又承担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每年端午、七夕等节日,民众会在木拱桥上举行祭祀祈福的走桥等习俗。
上述三个遗产项目自2009年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以来,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经评审决定,将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体现了中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
编辑: | 沈佩岚 |
责编: | 范燕菲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