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2-24)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披露,上海出现一例偶发新冠确诊病例。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加之国内大部分地区步入秋冬流感高发季,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应该如何应对?
对此,不论是公共卫生专家,还是临床医生都提到一点:个人自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此时此刻,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比什么都重要。
对广大市民来说,防疫的警惕心必须时刻保持,但过分的担心则大可不必。
请市民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告诉记者,上海这次新发现的新冠病例是一例偶发病例,涉及范围有限,且病例发现及时,处置有力。她提醒市民,当前正逢秋冬季节,上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旧很大。
既要保持开放、维持城市的经济活力,又要有效防控疫情——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靠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也需要公众的自律。
吴凡希望广大市民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吴凡强调,这个季节做好个人防护,不仅能保护自己不受病毒侵袭,也是每个人在履行社会责任。个人出入人群聚集场所,比如菜场、市场、医院等,一定要落实好这些个人防护举措,大家一起来努力,共同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效。
联防联控是战“疫”最大成功点,全社会仍不能掉以轻心
12-24,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王辰主审,中华医学会呼吸与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主编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全球首发。
在首发仪式上,就秋冬疫情防控,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专门谈到,在中国,秋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如果新冠病毒和季节性的流感包括甲流、乙流等呼吸道病毒叠加,很容易产生混合感染,需引起大家的警觉和注意,“全社会都不能因为国内控制情况良好就掉以轻心,应不断加强预防和防治的意识。”
瞿介明教授呼吁,大众要始终绷紧三根弦:
首先是个人卫生,例如勤洗手,勤通风,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尤其在人群密集、通风不够的场所必须要佩戴好口罩;
二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和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一旦呼吸道病毒和原有的基础疾病叠加,就很容易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肺炎,需要引起重视;
三是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医院除了要加强内部防控,还要尽可能减少陪护、减少家属的探望,并严格落实相关措施,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场防疫战中,“个人的力量”被专家们反复提及。就在此前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腾讯医学ME大会上也表示,这次防疫的一个最大的成功点,就是抓住了在社区领域的群防群控,在上游不让其传染,不让其蔓延到更多的人,这是最大的一个成绩。“我们通过社区的联防联控策略,迅速遏制疫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社会各界在医学科普上的大力投入,让公众消除了恐慌情绪,理解和遵守各种的防御措施,从而有效地应对了疫情。”
钟南山认为,这次疫情里,人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这点也十分关键。
对付病毒,我们要“跑得比病毒更快”
同样在这次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这场疫情中,全球成为“抗疫共同体”,当世界的疫情没有结束,中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唯一的策略就是“比病毒跑得更快”。
“我们接下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跑得比病毒更快,迅速对出现疫情的地方进行控制,并对相关接触人群进行检测,直到发现每一个病例。同时,我们需要通过提高疫苗接种率,以迎接世界重启与开放。”张文宏说。
疫情面前,“个人的自觉防护”也是张文宏反复强调的。早在12-24的个人微博上,张文宏就说道:“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不断降低,大家更多地待在室内,门窗关闭较严,空气流通不畅,这些都为病毒或细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何做好秋冬季的个人防护?张文宏详细列出要点:
第一是记得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保持社交距离。
第二,免疫力仍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平时注意保暖,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证睡眠。
第三,学生、教师、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避免得流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