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商平台的“顺手买1件”促销模式涉嫌价格欺诈的消息,成为关注热点。
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发现结算页面出现了“顺手买1件”的促销商品,标价488元的珍珠项链,仅售19.8元。由于推荐图片看上去价廉物美,虽然点击以后仍无法看到商品的详细介绍,这位消费者还是勾选付款了。但等收货后才发现,项链的材质其实是廉价的塑料,同款商品在卖家店铺里的正常售价也只有29.8元,评价页面中还可以看到,上当的人不少,有人想要退货,但客服爱理不理。这位消费者表示,如果下单时能看到商品的介绍和这些评价,绝对不会购买。现在想要退货,也要耗时耗力。
记者调查发现,这位消费者的经历并不少见。有人买了标价128元、顺手价26.9元的遮阳帽,结果发现材质和剪裁都粗制滥造。有人买了标价129元顺手价9.9元的小丝巾,结果就是块普通手帕。由此可见,在部分平台和商家那里,“顺手买1件”不但充斥了假冒伪劣产品,而且原价既不可相信,顺手价“优惠”也很有水分。
那么,“顺手买1件”为何会变成“顺手坑1次”?
作为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种零售电商新玩法,“顺手买1件”最基本的活动规则是:当消费者选购商品的订单总额达到商家设置的活动门槛后,便可以在下单页勾选一件包邮商品进行超值换购。这一玩法的初衷,是帮助商家提高客单价、推广新品、加速消化库存,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却慢慢地变味了。
从购买环节来看,“顺手买1件”的页面设计往往比较简单,且不支持跳转查询,消费者无法在付款前了解产品的材料、规格、评论等信息。从销售环节来看,“顺手买1件”常以“低价换购高价”作为营销口号,但实际上,不仅商品的真实价格无从核实,而且顺手价与商品详情页的价格也不相同。这三个价格,全凭商家“一张嘴”,说多少就多少。从售后环节来看,消费者也面临着退款退货难的问题。有的商家采用“拖字诀”,爱理不理;有的商家看上去“理直气壮”,不但要消费者拍照拍视频,还要打电话骚扰改差评。
而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与平台制定的活动规则不无关系。比如,活动规则支持跨店“顺手买1件”,导致促销商品与消费者原先选购商品的卖家完全不同,使得原店铺不对“顺手买”的商品负责。再比如,活动规则要求“在付款后才能查阅促销商品详情”,也给商家销售低质商品提供了空间。
那么,部分商家的“顺手买1件”营销活动,是否涉嫌诱导消费和价格欺诈?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出现在“顺手买1件”促销页面的商品,往往是大数据根据对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推算而进行匹配的。如果这种商品就是消费者日常习惯购买的,那么他可能不需要通过浏览商品的详情页来了解具体信息,包括:价格、产地、生产者、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价格有一定的优惠,那么消费者是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完全不提供相关信息的查询渠道。哪怕是付款之后才能看到,也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对于商品原价、详情页价格与顺手价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有证据表明商家存在虚构价格的行为,那么消费者就可以举报其涉嫌价格欺诈并索赔。
崔丽丽同时表示,已经发生的多起案例表明,一些商家利用这种营销方式,将促销活动变成了精心设计的圈套,将促销页面变成了低质劣质商品的流窜地。这已经违背了“顺手买1件”的初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商家和平台的行为作出规范。商家要重视质量、重视信誉,用优质商品吸引消费者、用良好信誉留住消费者,不要在营销手段上耍花样,挂羊头卖狗肉;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在综合考量商家信誉、商品质量价格、用户反馈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对促销商品进行把关。同时,要改进页面设计,让消费者在付款前就可以通过点击图片或品名等渠道查询到商品详细信息。当然,我们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一旦发现有商家虚报标价、以次充好,要严格依法处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 翟静 陈昱卉)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