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南边陲,四面火山环抱,这是中国极边的一座质朴小镇——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成片的民居看似普通,却又处处透着与众不同。
云南省腾冲和顺古镇的寸氏祠堂
传统的宗室祠堂搭配罗马式圆形拱门,缅甸白玉制成的狮子镇守门前。
飞檐翘角的图书馆,嵌入了英格兰风情的格子窗。
中式的合院,点缀着欧式的铁艺栅栏和阳台。
这些“混血”建筑都诞生在百年前,并被保留至今。
而它们的到来,与和顺的历史息息相关。
和顺,距缅甸仅70公里,古时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南亚交互通联的商贸重镇。
从400多年前开始,为谋生,越来越多的和顺人走出国门,到今天的缅甸等地做生意。在当时,这被叫作“走夷方”。
异邦谋生的日子艰苦,依恋故土的中国人,哪怕节衣缩食,也总想着回家立屋建房,出资修缮宗祠,给留在故乡的妻儿更好的生活。于是,和顺的中式基底上,有了越来越多从“外面”带回来的“洋”元素。
弯楼子
“弯楼子”是古镇里名气最响的“混血”民居,因顺势而建的弯曲外墙而得名。
88岁的李坤拔老人,是这栋老宅最后的“守家人”,每日清晨,她都会给老式挂钟上弦,然后焚香祭祀先祖,这其中就包括这栋老宅的建造者:李奶奶的祖父,他曾是“走夷方”的一员。在缅甸打拼不易,爷爷等兄弟五人在攒下第一桶金之后,便决定回乡建屋。
他们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材料,德国和美国造的挂钟、英国造的铁艺围栏、法式的阳台、意大利的玻璃……通过马帮驮回家。这栋五户人家共同居住的宅子,从设计到建造,花费了整整三年。
从出生到如今耄耋之年,李奶奶的一辈子都在这座老宅里度过。过去的几十年,家族里的人一个个迁移离开,李奶奶成了最后的“守家人”。
如今,她难以独自生活。老宅,也亟须全面的修缮。在家人的劝说下,李奶奶终于同意搬离老宅,但要卸下这份“守家”的责任,却是不易。临走前,李奶奶仔细交代古建修复的“大师傅”如何维修,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而李奶奶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将老宅保护好。
老宅,是先辈们留给李奶奶最珍贵的礼物。而在外打拼的侨民们,留给家人、家乡的,绝不仅仅于此。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族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根深蒂固,除了建设好自己居住的“小家”,侨民们更是不惜重金,合力修建家族祠堂,在侨民们的心中,宗祠不但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同时也向外人展示本族的荣耀。
在和顺,仅寸氏一族就有20万后人,分布在20多个国家,而修建宗祠的深层意义,则是让庞大的家族得以凝聚,无论你走得多远,根永远在故乡。
“走夷方”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侨民们被改变的不仅仅是经济状况,还有思想。
和顺图书馆
“富贵难传三代,书香可继百世。” 在不断受到世界文化冲击的过程中,侨民们意识到,如果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让子孙兴旺发达,重要的不仅是给他们带去金钱上的财富,更应该从文化和教育着手。于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在和顺落成。
1928年,和顺图书馆正式挂牌。
1938年,作为公共阅览室的主楼修建完毕,对外开放。
为了这份极富远见的厚礼,数以千计的侨民曾慷慨解囊。
在一份捐款明细里,我们看到了以“盾”为单位的捐款,这是当时缅甸货币的计量单位,侨民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或多或少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即便捐不了钱,他们也会用捐书的方式,表达心意。
就这样,小木条子加玻璃窗,英格兰风格的图书馆初现雏形,西洋式的半庭加上大面积的玻璃,极大增加了公共阅览室的采光。
在和顺图书馆建造前,中国没有一个公共的图书馆。即便到了现在,它依然是全国农村当中规模最大的公共阅览室。
弯楼子民居,寸氏宗祠,和顺图书馆,这些建筑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民居建筑”深深的依恋。
这份依恋早已超过了其作为“物” 本身,而是化作了寄托情感的“家”、 传承先辈愿景的“仪式场”, 亦或是帮助成长、抚慰心灵的“精神家园”……它们的存在,记录着历史,也支撑着远行的人们。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卢梅 李维潇 杜迅 刘宽漾 李海龙 实习编辑:王晨曜)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