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春华秋实。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华夏大地日新月异——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户户改变命运的家庭,一座座焕然一新的村庄……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一片生机勃勃的广袤天地,新的故事正在发生——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希望的田野上,乡亲们正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筑梦乡村,幸福同行。上海市统筹推进全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优先位置,更好支持对口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即日起,本报推出“筑梦乡村·创新农源”主题宣传活动,选取一批投身乡村的“新农人”,现身说法讲述近年来新平台、新技术助力乡村巨变的点点滴滴,并对未来进行展望,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书写生动注脚。
李文祥在种植基地收割稻谷。
太阳终于从云层里探出了头,这是一个久违的晴天。
“收稻子去喽!”一声吆喝,老人戴上草帽,拿上镰刀,带着笔者和乡亲们直往田间赶。
他叫李文祥,62岁,现任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9月初的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阴雨连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话说,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雨不停,稻不能收,这就容易熟过了头,影响品质。”
跟着他疾行了十多分钟,视野渐渐变得开阔,眼前出现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稻香阵阵。李文祥蹲下身,用布满皱纹的双手小心托起一株稻穗查看:“还好,还好!孩子们都还健康,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对于他而言,稻子就是他的命,“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就是一生的追求。
一粒米,致富米
李文祥种的稻子,谷粒细长、饱满且多,有个在云南家喻户晓的名字:“云恢290”。
“这稻子有啥讲究?”李文祥不急着回答,只是拿出一碗蒸熟的饭。笔者顿觉香气充盈鼻腔,扒拉两口,软弹却又粒粒分明,回甘宜人。
“我们的米即使放置过夜,仍能保持极佳的口感,既不会变硬,亦不会变黏,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六大名米’。”李文祥说。
1995年,在老同学的引荐下,李文祥初遇“云恢290”。当时,羊街乡是开远市的产粮大乡,每逢周日,农民都要坐着小型拖拉机去相邻的个旧市鸡街卖米,但只能卖到0.75元/公斤,扣除运费和餐费,剩不了几个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文祥买来两公斤“云恢290”种子,在家里的1.1亩田里搞起了“试验”,没承想当年收获700多公斤谷子,“不仅产量高了,村里人尝过后都说这米好吃”。
第二年,李文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4亩。“当时吃了这个大米的人都说味道好,我就想拿到市场上卖。”他扛着麻袋,在相邻市镇的粮油店、卖场送米,市场反响热烈,不少老板追着他要货。1997年,在其它大米普遍卖一块多的时候,李文祥种的“云恢290”大米被卖到3元/公斤,仍然供不应求。
一个想法在李文祥的心中萌芽:种稻子,有前途。
提纯扶壮后的“云恢290”
魏显荣是卧龙谷村委会所辖老燕子村村民。过去,因为贫穷,老燕子村是当地出了名的“口袋村”,魏显荣也一度离开家乡。在外四处碰壁后,他一狠心:“我要回来,自己当家,彻底改变这个村子的面貌!”
1999年,李文祥根据市场反馈,改散卖大米为包装大米,凭着一把簸箕、两把筛子、一杆秤,开起了自己的小作坊。魏显荣加入“创业”。村里的质疑声不小:新品种,又增加成本搞包装,能行吗?结果,包装大米一炮而红,不仅售价翻了一倍,还吸引了大客户前来采购。
渐渐地,整个老燕子村都开始种植“云恢290”。为了做好品控,李文祥在村里架起小黑板,邀请农业专家讲课培训,并将老燕子村作为核心生产基地,通过保底价收购、分红等模式与农户建立起长久和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通过成立公司、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等方式提质增效,打响卧龙谷香软米的品牌。时间久了,老燕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村民也成了全国各地争相邀请授课的“种稻技术专家”。
“市场最好的时候,‘云恢290’光保底收购价就超过10元/公斤。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周边各个乡镇都跟着我们种植‘云恢290’。”李文祥说。截至目前,开远市共有5000多户农户种植,种植面积逾65700亩。
“看见电商的力量”
在卧龙米业的厂房内,有一间小小的“博物馆”,里面有着李文祥的初心,更装满了他的回忆。
“那时候,我就是靠它们卖米的。”他指了指展柜里的牛链子和煤石灯,“从牛车到拖拉机,从面包车到小轿车,日子越来越好。”
这背后,并没有“撒豆成兵”的奇迹。李文祥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有力却略有凹陷。当年,为了让卧龙谷香软米走出深山,他就是凭着一双肩膀,硬生生扛着几十斤的大米,跑遍了中国的各大城市。
上海是李文祥的“福地”。2007年,光大会展中心,正在摆点销售的李文祥遇到了一名曾在卧龙谷村插队的上海知青。展会结束后5天,他带着李文祥走遍了上海各大商超卖场,“还去杭州转了一圈”。琳琅满目的产品、形态各异的包装令李文祥大开眼界。一路走,一路学,他将要点默默记在心里,回村后立刻着手升级产品。
李文祥在厂房搬运“云恢290”产品。
“我去了不下20次上海,后来也去过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和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挂职学习。两个场景给我极大的震撼——凌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以及地铁站里大跨步、快速行走的人们。前者教会了我什么是踏实和精益求精,后者则告诉我一定要与时俱进,才不会掉队。”李文祥说。
“80后”女孩李婷婷是李文祥的女儿。父亲在一点一点变老,却还整日四处奔波,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200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铁饭碗”,回到乡村,从零开始向父亲学习种稻的技巧。
“我也会做地推,帮着父亲卖米。坦白讲,太累了。与市场上大部分大米相比,我们的米价格相对较贵,每一次销售都必然伴随着一连串的解释。更何况,触达消费者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婷婷说。
她在等一个机会,一个真正能让父亲肩上的担子变轻的机会。
2014年,李婷婷等的机会初有眉目,电商走进了卧龙米业。在她的推动下,李文祥头一回尝试在互联网上卖米,但由于缺少经验与系统的指导,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转机出现于2020年。在当地政府和上海互联网企业拼多多的帮助下,父女俩搭起直播间,开始在拼多多平台上直播卖米。
“我们卧龙谷的米为什么好?因为我们是一年一季的单季稻,种植时间长达200天,而且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种植模式,所以这种香软米不仅好吃,更绿色健康有营养……”一碗咸菜,一碗米饭,父女俩在网友面前当起了“干饭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唇齿间的香味。拼多多直播间的数字在不停跳动,在线人数最高达58万人,比整个开远市常住人口都多。短短几小时,卧龙谷香软米就售出4700多单,中途3部直播用的手机还因为流量过大发热,全部宕机。
那一天,卧龙谷村热闹非凡,光是邮政快递卡车,就拉了足足4趟。
李文祥和李婷婷在直播带货,背景板和物料正是2020年首次直播带货时所用。
“吃了几十年的苦,没想到现在用手在屏幕上一摸,几百袋大米就卖出去了,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电商的力量。”李文祥说。从此,那间小小的“博物馆”里又多了一件展品——拼多多开播首日的背景板和物料。
“我们永远也不会拆,因为这是我们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把‘米店’做成百年老店”
如今,在电商赋能下,李文祥和李婷婷的生意越做越大,单卧龙米业拼多多网店,1年就可以贡献600多万元的营收。
“电商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真正解放了我们的双脚和双肩。同时,电商也拉近了我们与消费者的距离,网友在评论区的一句句‘好吃’,会让我对卖米事业更有信心,他们通过客服反馈的意见,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摸准市场脉搏。”李婷婷说。
在卧龙米业的带动下,卧龙谷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依托电商,当地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将好大米分享给全国消费者。年轻人纷纷回村,和父辈一同割稻子、打稻穗,帮着他们在手机上卖当地特色农产品。
为了守住好口碑,李文祥和李婷婷以“云恢290”为主要种植加工和研究对象,联合云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大胆创新用米育秧提纯扶壮,经“株选、穗选、粒选”,留下最优质、最健康的稻谷基因。针对优质稻加工存在的损耗大、营养流失严重、病斑粒剔除不理想等技术难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粮科院等单位专家,完成“全低温调质强化工艺”等课题研究,并实现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的研发。
在农业科研单位的支持下,卧龙米业还开展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水稻前控后促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亩产量和亩产值。同时,开设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计划,计划用3至5年时间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百人;承接农民田间学校技术培训,已开班100多期,近3年受益2万余人。
“我们希望抓住电商带来的机遇,帮助更多农民种好米、卖好米,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李文祥说。
卧龙谷种植基地里农户丰收的喜悦
李婷婷也在以“一粒米”为核心,探索米产业的更多可能。将农耕文化与卧龙谷香软米相结合,父女俩在卧龙米业的厂区内搞起了乡村旅游,设计收稻体验、夹米粒、稻田摸鱼等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李婷婷还创新将T台走秀与卧龙谷香软米结合,赋予农业更多时尚的气息,备受好评。
“新平台、新技术层出不穷,让农业有了更大空间;同时,父辈对于口碑和品质的执念,也需要一直传承。我有一个小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米店’做成百年老店,让更多人吃上我们的好米,让更多人因为最朴实的粮食、蔬菜而幸福。”李婷婷说。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