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新开幕的国会发表了其上任后的首次施政方针演说,聚焦防疫、气候变化、外交等议题。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岸田内阁将执行怎样的对华政策,引发各方关注。
共同社报道,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岸田表示,将对中国直言不讳,坚持应该主张的事项。他同时说:“今年日中两国将庆祝关系正常化50周年,我们希望塑造一个具有建设性的、稳定的双边关系。”
岸田文雄(资料图)
岸田国会施政演说 对华政策引关注
外界注意到,岸田在演说中并没有提及涉疆、涉港及台海问题。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北京中心主任刘庆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不久前,岸田刚顶住压力否决了安倍晋三、高市早苗等对华强硬派政客提出的所谓涉疆对华谴责决议案。
岸田声称与中国对话必要时需直言不讳,这是站稳自己身为日本首相的立场,而强调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要稳定双边关系,相当于岸田又在示好中国。
众所周知,岸田文雄的政治信条是“从分裂走向协调”。刘庆彬认为,在美国和国内保守派的双重压力之下,岸田搞出了一套“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强调所谓价值观,重视美日安保同盟,而具体到对华关系,正如他数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中国在经济层面以及安全保障层面,正在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存在,因此,日本必须根据现实主义去判断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岸田强调对华“现实主义” 是对中国示好吗?
新年伊始,《日本产经新闻》和东京电视台公布民调结果,得益于疫情降温,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高达65%,录得2020月2月以来首相最高民意支持度。日媒评论称:“日相岸田文雄支持率居高不下,走出有别于安倍与菅义伟的对中路线。”
在刘庆彬看来,岸田对华路线的关键词就是“执中”和“平衡”。尽管受到安倍为首保守派的掣肘,但在民意支持度升高的状态下,岸田比较有余裕对中国释出一定程度的善意。
外界注意到,去年年底中日防长时隔1年再次通话,双方表示要共同管控风险。而在日本政府宣布不会派遣内阁部长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后,针对媒体猜测是否“跟随美国的外交抵制”,日方解释是因为疫情防控不克出席。对此,东京大学川岛真教授接受BBC采访时指出:“岸田在做这决定的整个过程中,已表现出考虑和尊重中方的立场,希望中方能谅解。日本在此事上相当谨慎,不希望因此激怒中方。”
在刘庆彬看来,近来岸田在对华关系中强调“现实主义”,多有考量到中日经济关系进一步紧密,为两国关系注入“稳定剂”。今年12-2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中日首次建立双边自贸关系,实现了大幅度互相削减、免除关税。日本政府估算,RCEP未来可能将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推升约2.7%。
但日本问题专家王继洲也指出,在经济领域不应一味地认为,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就会无条件支持两国经济合作。上台至今,岸田多次强调日本的“新资本主义”要对抗“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强大挑战”。为此,日本设立了“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
前不久日媒曝出,日美两国政府正在讨论制定针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跨国机制,并考虑让“有着相同意愿”的欧洲国家加入,令人联想起历史上对抗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而设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
王继洲的观察是,从岸田文雄的表述和日本的动作看,在一般领域加强合作,在高新技术领域加以限制,意味着日本面对中日经济合作将采取“软硬兼施”的做法。
台日首次举行“安保伙伴关系”论坛
岸田希望与中国发展稳定关系,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12-24,日本总务副大臣田畑裕明和前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以视频方式参加了所谓"台日安保伙伴关系论坛",台当局多位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在台立法机构会议室参加了对话。去年8月,台日建立了所谓“执政党间的对话管道”。
报道称,中山泰秀在会上透露,自民党内部已有年轻议员组成所谓"台湾关系法"讨论小组,在研究和商议是否要效仿美国的所谓"台湾关系法",制定相关法律。他还鼓动日本官员跟台湾地区深入交往,大力支持台湾参加WHO等国际组织,确保半导体供应链安全等。
在刘庆彬看来,中山泰秀已是落选议员,双方的对话表演形式大于实质内容,对于影响岸田内阁对华政策无足轻重。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背后闪现的安倍势力,为了在政坛上卷土重来,而配合美方在涉华议题上进行政治操弄。
近期,日本政坛一些重要人物不断在台湾问题上打擦边球,一步步侵蚀中方底线。中方已给出明确警示,如果日方执意玩弄“台湾牌”,将危及中日关系大局。
刘庆彬指出,目前未到检验岸田对华政策“成色”的时候,因为3天后岸田要与拜登举行其上任后首次长时间视频通话,中国议题势必成为通话重点之一,而今年夏天岸田内阁还要面临参议院的“大考”,显然岸田对华关系的“现实主义”要承受多重考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瑶)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