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欧共体国家(欧盟前身)一致认为,电视在现代文化传播中起着巨大作用,它们愿意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高质量的、推动文化发展的影视作品。1989年10月,欧洲议会通过“无国界电视”指示,该指示规定,欧共体成员国必须“保留大部分时间用作播放欧洲的影视作品”。在欧洲人眼里,影视具有娱乐、教育和信息传播三大功能,所以对于影视的管理也就格外重要。
根据这一指示,法国通过法律,规定40%的时间播放法国原创作品,余下来的时间之中的60%播放欧洲影视作品。其余的40%,再播放其它国家的影视作品。特别是在高收视率时段,即18点到23点,必须严格按上述配额比例播出。
之后的1991年,法国还出台法律,规定电视台必须用上一年营业额的3%,投入于法国的电影创作。
这些做法不仅限制了美国影视作品在法国电视上的播放,还相对限制了美国影视对法国的出口,保护了法国国内的影视创作。对这种配额制限制机制,美国表示强烈反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就要求欧共体把视听产品列入服务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原则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根据自由贸易的原则,签约国的市场应该充分开放,允许各国产品相互竞争,摒弃各种保护本国产品的歧视政策。然而在国际贸易中,非歧视原则一直没有在视听领域实行过。面对这种局面,法国坚决反对把视听列入服务自由贸易的清单之中,前文化部长雅克•朗格提出的理由是“文化例外”。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国左右翼政界人士的一致支持。
当然,美国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上。美国认为视听影视,只是娱乐工业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属于贸易。美国要把自由贸易扩展到视听领域,要使其视听产品能够自由地进入欧洲市场,享受欧共体国家的国民待遇。美国非常重视将视听产品列入服务自由贸易的清单之中,因为视听业是美国继航天工业之后的第二大出口行业。他们的收益不仅来自影视产品,还来自于由此衍生出来的副产品,及其衍生出来的专利权,并可由此在全球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
如果把视听产品列入服务贸易总协定,法国的视听业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如果执行关贸总协定的原则,将视听产品纳入服务自由贸易范围,必然要取消政府资助机制。如果仍然保留原有的票房补贴电影创作的这种做法,美国制片商就可要求取消歧视政策,享受国民待遇。执行关贸总协定的原则,也必然取消政府规定的配额机制。这样一来法国影视创作,就将失去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难有市场。
由此可见,是否将视听产品列入服务自由贸易协定,涉及到法美两国的各自利益。法国要想保护它的国家利益,除非把视听产品排斥在服务自由贸易协定之外。
然而乌拉圭回合关于文化主题谈判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始于1986年9月的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历时7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
在1986年乌拉圭回合第一轮谈判之中,欧共体就已经接受将视听产品,笼统地说即文化,列入关贸总协定扩大范围之内。欧共体还在1988年蒙特利尔会议期间,同意将关贸总协定的总原则,落实到文化服务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法国想要用“文化例外”的论点扭转这种逆势,实则不易。
首先,法国不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谈判,而是由欧共体委员会代表十二个国家参加谈判。这就意味着虽然法国的立场明确坚定,但它不能阻挠关贸总协定谈判的进程。它必须先要使欧共体成员国接受法国的立场。然而欧共体委员会谈判代表不接受法国“文化例外”的论点。法国在说服欧共体成员国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英国和荷兰。
第二,乌拉圭回合谈判要达成的是一揽子协议,也就是说并没有分开的、根据商品和服务的单个协议。视听产品就变成了谈判中的一个砝码,可以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作出让步。在这种形势下,视听产品成了交换的手段。人们可以理解欧洲委员会为什么愿意将视听列入协议之中,因为欧共体是世界服务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它如果拒绝把视听产品列入协议,就可能导致它的服务贸易进口国,对它关闭某些领域。那么,欧共体的自身贸易利益将受损。
第三,协议通过的方式,原则上是一致通过,它没有投票程序,没有同意或反对的多数派问题,协议内容是由各签约国默认的。这样一个程序,从性质上讲是以妥协形式达成的,它抹去了明确的立场,淹没了反对者的声音。
法国坚持的“文化例外”被忽视,不过这一场硬仗,法国还没有认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左禾欢 编辑:胡琰琦)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