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上海还记得1991年央视春晚上姜昆的经典相声《着急》,当时副食品价格波动,姜昆和搭档唐杰忠一起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囤副食品的景象。没想到,在淮海路上的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店,15平米的酱菜柜台前,也上演了阿姨爷叔们憋久了,"买买买"囤货的一幕。
大头菜一大袋,花生酱两大罐,不仅自己买,还给别人带。
此前受疫情影响的销售量,靠着一勺酱、一块腐乳也照卖不误的零拷服务,人气回来了,买气也回来了。疫情期间,土特产食品商店一天都未关门,但酱菜柜台仍迎来最低落营业额,大年初一这一天不足7000元。熬到2月下旬,柜台出现转机,日营业额跨过2万元门槛;3月初,又踏上3万元台阶。
阿姨爷叔们"憋"久了的购买欲,化作真金白银的消费力。买完酱菜,顺便再带点肉制品回去。
疫情前,酱菜柜台的客单价岿然不动,基本稳定在27元左右;但2月中旬开始,客单价提升至32元,近期又涨至35元,相当于较疫情前上涨了30%。
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始创于1936年,其前身是由江苏商人鲍氏兄弟经营的培丽土产公司。上世纪80,90年代,其酱菜柜台逐渐打响名气,'培丽'虾籽、文蛤酱油等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淮海商场副经理陈志豪表示,目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热情在正在回流,逐步复苏,另外像常规品种都保证供应,并且每年研发新品,像去年研发的乳腐,顾客的反响都很好。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瞿轶羿 李书馨 编辑:佩佩)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