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科技节开幕式上,一场由普通市民和科技工作者们共同完成的演讲秀,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他们是谁?这些普通人是如何走上这个群星璀璨的科技舞台的呢?
科技节开幕式现场,这几位登台讲演的普通市民来自各行各业,却都是科学研究的参与者。
退休教师姜雅风自我介绍:“我是退休生物学教师,退休之后主要是利用各种时间去观察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还有哺乳类。”白领王琳珍则介绍自己:“从事汽车化学品行业,非常荣幸,其实没有想过说,今天能够跟科学家在同一个舞台,其实内心是一种对他们的敬仰,也想真正能感受一下学术以及科技的氛围。”
专业科学研究,真的需要公众参与吗?有公众愿意参加吗?普通市民能胜任吗?复旦大学研究员王放给出了肯定答案:“确实一开始是很忐忑的,但是几年的时间,先后有超过一千人次的市民志愿者参加,而这一批数据诞生了多篇科研论文,而且直接影响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王放团队研究的动物名叫貉,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上海的原住民。近年来,越来越多市民在各自的小区里发现了它们的踪迹。为了更好了解貉在上海的数量分布和生活状态,有了这支志愿者团队。
不过,找貉之路的最初并不算顺利。避免重复记录,要沿着“样线”默默寻找,才能得到尽可能准确的数据。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大家开始摸到了一些门道。
志愿者王琳珍在貉的厕所边,有了意外发现,让转行多年的她,重新找回了大学时做实验的快乐。“现在是繁殖季,所以它也会和它的同伴一起,在这里悠哉悠哉地闲逛,交流感情,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交的场所,这个是很出乎我意料的。”
团队中还有不少亲子组合。二年级的淘淘,已经会熟练的戴上手套、标记试管,来收集貉的粪便。淘淘告诉记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貉粪里面有人造纤维,它可能是误食了一小团,还好它拉出来了,否则它也会影响到生命的,如果地上有残留的湿垃圾要把它清理掉,不然的话貉会误食。”
除了现场调查,还要做访谈,正是这样一个个不算最专业的志愿者团队,2023年在全市采集到了500公里样线调查和350份访谈调查结果,让王放团队有了新的发现:“城市动物学习能力都特别强,如果人为地去诱导它们的话,它们会很快发生行为上的改变。”
除了实地调查,志愿者们还会走进高校、实验室参与数据研究。“这些野生动物给你的机会,和给科学家的机会是一样的,走到大自然里面去,乐趣无穷。”“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而以志愿者们为桥梁,这些科普知识,也被带到了更广大的人群中去,淘淘就和妈妈一起去学校分享了貉的故事。淘淘妈妈告诉记者:“我跟小朋友们说,希望你们回家能够自己开始变成‘公众科学家’,向你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分享这个理念,当这个野生动物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知道怎么去和它们相处。”
上海市科委在本年度科普项目指南中,专门设置了“公众参与科学研究”专题方向,推动科研机构、推出公众参与科研的科普项目,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什么职业,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心,上海的“城市科考之路”就欢迎你的加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对此表示:“让普通的老百姓能跟我们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一起,开展科学研究,探究科技的奥秘,不仅仅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有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近年来,全民参与科学行动也在我国日益兴起,包括鸟撞调查、昆虫多样性监测在内的一系列项目,从样本采集、问卷调查,到数据梳理、结果分析,为普通百姓参与科研实践搭建起了全新的舞台,如果你也热爱科学,好奇未知,也欢迎参与到这些城市科考项目中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朱玲敏 |
摄像: | 林羡德 |
责编: | 徐笑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