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这三块神奇的布
这块叫“井字布”,布如其名,用棉线编织的方块“井”字整齐排列,寓意生活“井井有条”。
这块布叫“秤心布”,长得像不像菜市场小贩用的杆秤?之所以费劲心思把刻度织在布上,是为了取“秤心”的谐音,“秤心秤心”,称心如意。
第三块叫“梅花布”,正所谓“自古梅花傲霜雪”,期望布的主人能够像梅花一样坚强。
三块布花型各异,但简洁大气中都透露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摆在50年前甚至更早,这可是姑娘嫁妆中的“必杀器”,是新娘子踏进婆家的敲门砖!!
是的,你没听错!
男孩子挑媳妇,不看颜值、不看家境,上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姑娘家布织得怎么样!
只要这布织得紧密,配色好看,纹样独特,就表明织布姑娘心灵手巧,日后娶回家必定是勤俭持家的贤内助。
而为了修炼自己的布艺,姑娘们也想尽法子在一针一线的编织中“变戏法”。
一听说附近有谁办喜事,家里有姑娘的总是会凑过去看新娘子嫁妆里的布,只要是样式织得独特巧妙,总是会习惯性剪下一个布角,偷偷地带回家。这是为了有样学样?
呵呵,事情没那么简单,姑娘把布角带回家,娘俩细心的研究织法,配色,就是为了织出一块比它更好看的布。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渐渐地,“织布”变成了姑娘间流行的“攀比”方式。
相比时下的“拼爹”、“拼房”,“拼布”还是很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
而随着这股潮流的盛行,简单的“井字布”、“梅花布”已经满足不了“织布大师”的“野心”,一些姑娘甚至将复杂的图案和文字融入了这经纬之间,织成日记、织成爱情故事,织成梦想,一起来膜拜这些几近失传的“大师级”作品吧!
现在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些人把“织布”这门手艺跟自己的终身大事划等号的呢?
没错,他们是一群住在岛上的劳动人民,不过离我们很近很近,正是在在上海的崇明岛上!而这些布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崇明土布”。
那么,这些崇明图布到底是怎么一步步纺织出来的?到底怎样高深的技艺才算得上是“巧妇”的水准呢?
《1/7》栏目的出镜记者,沪上资深主播刘凝将亲自挑战编织崇明土布。敬请期待!
首先,隆重欢迎带教老师。
钱素英 崇明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传人
59岁的钱阿姨是目前岛上为数不多的织娘了,作为崇明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传人,她每天都会在崇明三民文化村的土布馆给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织布的过程。
十几岁的时候,钱素英就开始母亲的言传声教下学习织布。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早上下地干农活,晚上挑灯织布,成为了岛上妇女每天生活的日常。
钱素英向游客展示的是织布机中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二页综”,简言之,一台织布机脚下有几个踏板,就有几个“页综”,“页综”的数量越多,织得布就越复杂。钱阿姨说,她最多织出过一块“八页综”的土布,而岛上最厉害的“织娘”,曾经创造过脚下同时控制16块踏板的记录,想象一下用脚弹奏钢琴的情景,除了惊叹只剩膜拜。
好啦,重头戏来啦!
刘主播的织布功力究竟达到了几成?够不够得上以前巧媳妇的标准呢?请猛戳以下视频:
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我们的记者没有多少学习时间,几乎是一坐下来就上手织布。
而在过去的乡土社会,女孩的脚只要够得上踏板,就要开始跟着妈妈学织布。没有集约化的生产工坊,每家每户就是一个个织布作坊。最鼎盛的时候,全岛拥有织布机10万架,年产量高达250万匹,产品远销海外。"咔嚓、咔嚓"的布机声,成为了崇明岛上最耳熟能详的旋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机织布的普及,带着乡野气息的土布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台又一台的织布机被当作柴火烧掉,数万匹的土布成为了老人们"压箱底"的物件。
庆幸的是,就在去年,崇明土布纺织技艺被正式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建立崇明土布技艺非遗传承基地,让崇明土布土布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了官方和民间的一致呼声。
最后,让我们通过一段有趣的短片,了解崇明土布由“棉”到“布”的奇妙旅行,共同感受从经纬间流淌出的淳朴与真情。
(看看新闻网记者:戴晶磊、刘奕达)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