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五一假期里,位于闵行区河东小区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陆续迎来了首批租客入住,和以往新建不同,这里由非成套改造抽户腾出的居民楼改造而来,为周边的一线劳动者解决住房问题,而这也是上海目前正在探索阶段的嵌入式“一张床”项目。外来新租户入住老旧小区,如何与老居民们和谐相融?
五一假期里,沪闵医院的护士们搬进“新家”,在共享厨房做了一大桌家常菜。“最后一个菜上来咯,准备吃饭~”
“新家”就在闵行河东小区,上班骑车只要十分钟,这是闵行打造的首个嵌入式“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由非成套改造抽户腾出的5幢居民楼改造而来。据闵房集团公租房公司总经理朱斌介绍:“一共是134套房源,355个床位。”
沪闵医院租下了其中一幢楼,45个房间,每个房间月租金不超过2000元,人均只有500元。“每个房间标配的洗衣机和冰箱,直接拎包入住了。”
不过,“一张床”顺利启用,还是历经了“阵痛期”。
河东小区业委会主任施方尧觉得:“人才公寓进来以后,人手一辆车,那这么多的车子,后续怎么办、怎么管、停哪里,都是头疼的事情。”而居民吴敏也有顾虑:“担心住进来的人杂七杂八。”
河东小区共有27幢楼,570户居民,是典型的的老旧小区。老小区里要嵌入“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怎么让护理人员、一线工人、外卖小哥与小区其他居民和谐相处?首先,一份全新的居民公约“出炉”,社区配备管家配合物业管理;其次,增设了十个非机动车车棚和充电设施,更重要的还是要“交心”。
饭桌上,沪闵医院的护士颜家喜接到居委的求助电话,一位患有慢阻肺的居民突发不适,颜家喜立马赶去。
住在小区的护士成为小区的医疗服务力量,这一下征服了很多居民的心。“他们自身也有一些相应的资源,比如说医疗卫生等资源,可以为我们社区的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我想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行为。”江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林艺坦言。
来沪6年的快递小哥匡绪志,去年7月搬进了这个黄浦区首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西瑅爱居公寓。如果要租住黄浦单间老旧公房,每个月房租至少要四五千;而多人合住的群租房,生活条件差不说,还总担心着被查而要随时搬家。现在匡绪志总算安心了。“六人间,有空调,有洗衣机,全自动的,晚上下班回来可以洗澡淋浴,可以睡个舒服觉,每人每月八九百元左右,还能承担。”
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要完全新建“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并不实际,挖潜改造成了黄浦的主要做法。西瑅爱居公寓,有357张床位,就位于一幢居民楼的裙房,主要服务于区内的保安、保洁、快递保供人员以及医疗护理人员,不过要这样嵌入“一张床”并不容易。“安全问题、噪音问题,乱哄哄的人走进走出,助动车啊人啊,他们觉得小区档次也下去了。”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说道。
怎么让小区“原住民”能接纳“新住户”呢?小区居民代表、业委会和公寓经营方坐下来了解了各方诉求,随后对改造方案优化,将居民与公寓租户进入大楼的出入口与公寓租户的出入口分开,居委会还向公寓派驻了党建联络员“约法三章”。“比如,寝室里面不能用电器,不能烧饭,手机充电都安排好,居民老百姓上去参观都说像大学寝室里一样,很棒的。”林龙全说道。
而作为新成员,西瑅爱居公寓的经营方也积极加入社区服务中。“把社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包括小区的电瓶车的停放、生活垃圾的分类,平时也会打开我们公共的区域给新住户使用。”黄浦区西瑅爱居公寓经理王振兴说。
在各方努力下,如今公寓的入住率已经达到了9成以上;而闵行河东小区入住已达80多人,还将迎来汽轮机厂的工人以及大零号湾的创业者们,而这一模式也将在上海继续复制。
闵行区房管局副局长顾璟对此表示:“通过非成套改造抽户腾出来的居民楼,还有结合乡村振兴来开展的集体土地的这个改造利用,以及这个农民自建房的一些改造提升,来筹措床位,今年的目标是计划筹措供应5000张床位。”
让一线劳动者就近居住、安心工作,嵌入式“一张床”项目做了有益的探索。把存量房源转化为租赁住房资源的过程中,找房源不容易,让新租户和老居民和谐相处就更难了。像闵行和黄浦这样尝试利用自治共治,解决好新老居民的融合问题,为深度挖掘老旧小区在解决职住平衡方面的潜力提供了可能。这是打造“多主体供给 多渠道保障”的租赁住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充分彰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关怀和温度,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陶余鑫 |
摄像: | 孙明 唐晓蒙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