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25举行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昨天做了《关于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北京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所降低,但总量仍持续增加。从布局看,上半年,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所谓“城六区”的人口减量占全年任务的比重较低,年底实现城六区人口由增转降、完成全年的调控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城六区外平原地区和山区人口增量超过往年水平,各区在积极承接中心城人口和产业疏解的同时,严控人口规模增长的任务较重。
卢彦表示,今年要努力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由增转降的拐点。下半年,将在东城、西城、朝阳、通州、昌平5个区分类开展人口调控改革试点。同时,出台居住证和积分落户政策,制定《北京市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规定》,加快推进实有人口和常住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人口动态监测。
实际上,近几年来,每年北京两会都会谈到人口调控问题。今年年初,北京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首次明确把人口总量的控制目标写入其中:北京人口总量严格控制在2300万以内,到2020年,北京城六区人口总量要比十二五期间下降15%,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病”,增强首都核心功能。同时还提出了: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出台实施居住证制度,落实积分落户政策;完善人口综合监测体系,提高人口调控预警能力等一揽子方案。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政策的连续出台,表示北京已经认识到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量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但北京的人口疏解不仅需要降低人口增长速度,还需要降低人口规模。潘家华表示,“如果要降低人口总体的数量和规模的话,就必须要对北京一些相对垄断的优质资源进行疏解。”
潘家华表示,目前北京的一些疏解措施主要还是在北京市内进行,比如将市政府迁往通州,而通州本身人口已经超过900万,人口规模已经可算一个大城市了,市政府东迁将使得“北京这个饼摊得更大一些,并没有疏解北京市本身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他认为,北京的人口调控和疏解视野应该更加开放一些,应当打破目前北京的“总部经济”模式,将部分高端的教育、医疗、产业资源疏散的其他省市去,“高端不走,低端只能在北京。你高端一走,低端也跟着走了。高端(产业)不走,必须有低端(产业)在这里服务。优质资源是什么资源,是属于公共资源,不是简单的市场资源,如果真的是市场资源,就应该由市场来配置。而公共资源就应当服务于公共利益,服务于国家的利益。”
在昨天的会议当中,备受关注的北京副中心建设也有了新动向。会议透露,今年北京将完成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抓紧编制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教育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等专项规划,尽快完善行政办公区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方案,保障行政办公区各项建设顺利进行。下半年北京还将探索统一编制本市与燕郊等区域的总体规划,及土地、城乡等专项规划,完善本市与毗邻的外埠县市区空间规划的对接机制。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