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聚效应明显。有不少海外生物医药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纷纷选择把研发等核心部门落到上海。那么,上海凭什么吸引这些企业的到来呢?
这段时间,上海虹桥前湾地区的这处工地,忙得热火朝天。国内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威高集团,正在这里建设他们的国际研究院项目,他们笃定,未来会从上海出发,面向更广阔的市场。
威高长三角总部工程及园区管理部总监朱峰表示:“正因为上海的人才、技术、资金和海外市场,所以在这个地方、这个园区,为了威高未来的20年、30年,整个的研发,新的技术,包括一些新的产品。 ”
信心首先来自于制度创新。威高集团的大本营一直在威海,但在2019年,他们将最核心的研发中心,从威海搬到了上海张江。 因为,2017年底,上海率先试点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为研发企业狠狠松了绑。
威高上海研究院院长李春明坦言:“过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生产紧紧捆绑在一起,医疗器械创新型企业,在中国开拓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生产线。而现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实施以来,注册人不具备相应生产资质和能力,可以直接委托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产品。这样,可以让我们研发平台,更专注于研发和产品注册。”
这一制度让研发企业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不再需要为了某一款产品,专门建立生产线。目前,威高上海研究院已同步有8款产品,都在走这一注册人制度,从研发到上市的全链条大大提速。
威高上海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刘碧玥手头的“泌尿道导丝”项目,就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设计验证阶段。
2020年8月,内蒙姑娘刘碧玥在海外读研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上海是她的首选城市。和她一起留在威高做研发的,基本都来自于高水平院校。威高上海研究院高级研发经理吴晓,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后也进入威高从事研发,并顺利落户上海,“我们复旦大学高分子毕业出来,基本50%到60%,都是在做研发方向”,吴晓如实说道。
上海本地高校资源丰富,海派文化也使得很多留学人员愿意首选上海就业,上海还一直在不断优化引进人才政策,包括落户、社保优惠以及住房保障等,这些,对于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来说,都极具吸引力,企业也就有了更充分的人才选择空间。
威高上海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刘碧玥称:“有非常多的公司、非常多的大企业,有很多的机会,而且上海有留学生落户,以及免税购车这些政策,所以我选择回到上海。”
除了人才优势之外,企业信心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环境。2021年,威高集团又在虹桥拿下了61亩的土地,准备扩容,打造“一个总部、一个平台、四个研发中心、四个运营中心、一个共享创新中心”的新布局。
威高长三角总部工程及园区管理部总监朱峰表示:“这里有9家是跟我们同级别的,应该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在这里,大家可以加强技术交流,人才的交流。第二,在这里有十几家的医院,这个很便于我们开展医工的合作,医工技术的转化,以及应用。”
要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仅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就拿出了可用空间1000亩,物业32万平方米,引入了包括威高在内的一批生物产业重大产业投资项目,16个拿地项目,累计注册企业已有90户,后续还将继续引入各种上下游相关企业,不断放大行业集聚效应。依托于上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也正不断升级。
南虹桥集团总经理彭秀峰:“我们已经集聚了,生命新科技门类的,非常众多的企业。对于高能级的企业来说,更多的是希望跟伙伴在一起,有很多的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链,也可以助推企业,向更高能级的方向发展。”
去年底,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多家代表性企业曾共同发布“生物医药上海愿景”:到2025年,上海将实现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2400亿元,生产医药产业规模超万亿,到2030年,上海将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顶尖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加上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着更多相关企业选择上海,也推动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记者:潘窈窈 摄像:王毅 编辑:由由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